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熱評閱兵新式武器 美最關注反航母導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3 10:34:24  


 
  中國軍力引發各種揣測

  路透社的一篇文章寫道:“解放軍前身為紅軍,是一支500萬人的農民軍隊,幫助共產黨領袖毛澤東1949年奪取政權。蘇聯幫助它變為一支更具凝聚力的軍隊,與朝鮮在朝鮮戰爭中並肩作戰。”報道還概括了中國軍力:中國軍隊規模230萬,遠大於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國(約150萬);海軍擁有大約72艘戰艦,正在升級其驅逐艦和護衛艦,提高航程和打擊力;中國擁有世界第三大空軍,兵員40萬,作戰飛機2000架;中國的核武庫包括100-400件核武器(數字與中國官方數字有出入———編者注)。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文章稱,這次展示的許多裝備體現了中國軍事技術和實力的巨大飛躍,尤其是中國開始擺脫對俄系武器的依賴,建立起自主軍事裝備研發體系。《華盛頓郵報》說,五角大樓前官員弗裡曼表示,他不認為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中國的軍費開支仍然只相當於美國的一小部分。但弗裡曼說,中國能夠威脅到美國的武器———網絡戰武器並沒在閱兵中展示。法新社1日援引美國前駐華武官蔔思高的分析稱,“行進隊伍有條不紊地完成了閱兵式,令人欽佩,但這不說明作戰能力。”報道援引專家的話說,“‘重型’解放軍時代已經過去。一支能完成各種任務的更輕、更多樣化和能力更強的軍隊出現了”。報道稱,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問題學者裴敏欣說,“儘管中國軍事現代化進步迅速,但還存在很大差距”。裴敏欣最近在一篇研究報告中寫道,“大多數周邊軍隊,包括日本、印度、韓國和台灣,空軍和海軍都比中國更先進、訓練更好”。據信,一些武器系統中國還太少,比如戰略導彈。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日報道說,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文章稱,北京“十一”閱兵式展示的武器,很多屬於仿製品,儼然是當年蘇聯閱兵的翻版,同時出現的也有美軍“悍馬”吉普車的仿製品。漢和創辦人平可夫稱,這顯示中國的尖端武器獨立研製能力仍與先進國家有相當距離。他同時強調,中國的巡航導彈質量大幅提高。

  “中國不需要解釋”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的一篇文章說,“對於許多西方人來說,閱兵式上正步走的軍人和軍事裝備的空前展示看上去像是耀武揚威。但中國的基本情緒不是侵略,而是不安全感”。報道說,北京需要妥善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和資產”。

  中國軍事專家戴旭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西方一些人對中國軍力的評判經常帶著一種“紅色擔憂”,他們的思維仍固定在冷戰時期東西方的對立上,目前一些西方政治家已經不再從革命的角度看待中國,但一些媒體和政客還沒有改過來。從總體上看,中國軍力仍落後於西方大國,感覺不安全的應該是中國,對西方一些人毫無道理的糾纏和指責,中國不必理會。戴旭說,西方不應該總單方面要求中國展現和平姿態,他們軍力更強,更應該通過一些舉動讓中國增加安全感,比如西方的間諜船不再來中國近海活動。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亞太事務主編特裡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西方既不希望看到中國效仿前蘇聯窮兵黷武,讓地區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失衡,同時他們也不希望中國變成另一個美國,用先進的軍事實力,架構新的單邊主義。客觀地說,西方在中國閱兵前後的心情都沒有輕鬆過。他還說,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西方智庫的研究報告是西方了解中國軍力的主要來源。他強調,了解中國軍力單靠一場軍演或閱兵是不夠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