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媒體“熱捧”中國戰車 專家指仍有差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3 10:56:56  


 
  緊隨主戰坦克方隊的是05式兩栖突擊車方隊、04式履帶步戰車方隊、09式 8×8輪式步戰車方隊、03式傘兵戰車和05式兩栖步戰車等。這些分工明確的裝甲戰車不再只是主戰坦克的“附庸”,它們在各自專業化領域都具備獨立作戰能力。以05式兩栖步戰車為例,劉江平介紹說,它在搶灘登陸時能搭載5-7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通過車體後部的噴水推進器提供前進動力,海上機動性能優異。同時它還有一門100毫米火炮和30毫米機關炮提供火力支援,在兩栖作戰中堪稱“尖刀上的利刃”。李大光認為,這些專業化裝甲車輛的出現顯示解放軍不但履帶式車輛形成系列化發展,而且輪式車輛也開始走向通用化。可以不誇張地說,不同類型的履帶車輛中國軍隊都有,各種口徑的自行火炮中國也都可以生產。

  這次閱兵還同時展出了包括05式155毫米履帶自行加榴炮、05式122毫米履帶自行榴彈炮、05式120毫米輪式迫榴炮、02式100毫米輪式自行突擊炮、03 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AFT-9反坦克導彈發射車、04A式25毫米彈炮合一自行高炮等眾多型號。張召忠少將介紹說,中國閱兵展出的這些履帶式和輪式戰車的先進程度在世界基本都能排入第一集團,但總體排名處於第一集團靠後或第二集團領先的位置。他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發展這些武器時日尚短,沒有西方和俄羅斯那樣長期的技術積累。不過張召忠強調,總體水平的差距並不代表其中沒有足夠先進的武器,他說,這次閱兵中的遠程火箭和彈炮合一系統都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的。

  李大光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地面裝備方陣中,多種雷達、無人機、衛星通訊等戰場保障車輛也不應該被忽視。因為現代戰爭早過了依靠某一種先進武器決定勝負的時代,而是靠系統之間的對抗,因此系統中銜接各種武器的電子、情報和通訊能力都至關重要。台灣《中國時報》認為,這次展出的衛星通信、無人機、電子對抗和機動雷達分隊是信息化作戰的先決要素,也是構成監視、偵察和情報關鍵所在,“這次閱兵中國展示如上裝備,說明其作戰觀念已改變,制信息權位居首要地位”。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分析將這些“未必很特別”的裝備地位抬得更高,稱閱兵中展示的指揮、控制及通訊系統更能準確顯示“大陸在擴大軍力中所帶來的全面性挑戰”。該文說,大陸並非追求擁有與美國同樣的武器,而是尋求“不對稱”的軍事目標,即“解放軍搜集、傳送及利用信息之餘,同時能破壞敵人在這些方面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