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刊:美國外交陷入“禁閉”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6 00:29:11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新華網轉載美國《新聞周刊》文章,題目是“禁閉”,作者是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文章摘要如下。

  一談到戰爭,美國人就喜歡引用孫子和克勞塞維茨等軍事思想家的至理名言。但是,對美國目前的外交政策困境最有發言權的戰略家可能是哲學家讓-保羅.薩特。

  薩特的戲劇《禁閉》(No Exit)就塑造了無法擺脫彼此的人物。劇中一個人物說:“他人就是地獄。”兩者有何關係?因為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都遇到了(有人可能會說是深陷)困境(有人可能會說是地獄),能否成功撤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合作夥伴。美國指望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有更多作為,好讓美國人輕鬆一些。但是,很顯然無論是在伊拉克還是阿富汗,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

  在伊拉克,美國制定了硬性的撤軍時間表。美國與伊拉克政府簽署的協議規定,美國將於2011年底之前撤出所有駐伊美軍(目前約為12萬人)。奧巴馬總統在西點軍校演講時承諾,將在阿富汗採用“柔性”撤軍時間表,即從2011年夏天開始撤軍。但是,他沒有說明撤軍人數、留駐人數和留駐時間。最重要的是,如果“當地局勢”仍然混亂甚至惡化(比如,阿富汗軍隊和警察還未做好接手的準備),那時該怎麼辦?對此,奧巴馬也只字未提。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不會有更多作為。奧巴馬顯然希望撤軍的威脅能讓美國不完美的阿富汗夥伴集中精力。在西點軍校,奧巴馬試圖傳達一種緊迫感,他說:“提供空白支票的日子結束了。”但無法保證這種含蓄的威脅能夠奏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很可能認為這是虛張聲勢,他斷定奧巴馬不會從他幾個月前稱之為必要的戰爭中撤出,也不會從他最近稱之為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利益中撤出。也許,卡爾扎伊並沒有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