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在可預見的30年內不會走向“拉美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09:05:03  


在可以預見的30年內,中國不會走向“拉美化”。
  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9日載文《中國正走向拉美化?》,文章認為,中國保留了對經濟宏觀調控體制與壟斷性的國有企業。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點在經濟動蕩時特別突出。拉美大都奉行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所以會隨著國際經濟周期的波動而大幅度地震蕩。因此,在可以預見的30年內,中國不會走向“拉美化”。摘要如下:

  21世紀頭十年,中國許多學者通過西半球南北政治經濟發展的反正經驗來檢視自身。從拉美的發展歷程來反思中國現狀,呼籲中國政府注意拉美現代化的教訓。

  對中國而言,美國就是現代化,拉美是反面教材、不良榜樣。其實,對歐洲、日本、美國的教訓,中國也是很在乎的。不論普通民眾、執政黨、學者,都很願意學習國外的經驗教訓。

  美國在1789年獨立,拉美獨立在1826年完成,相距僅僅37年,但差異不小。就拉美而言,在約200年的現代化進程中,先是快速的經濟成長,而後是經濟動蕩,然後經濟恢復穩定,緊接著又是經濟危機;相應的就是強人執政、民主選舉、軍事政變、文官統治。總之,穩定與動蕩交替,是“拉美化”問題的最主要方面。

  拉美上述現代化的後果是,不但保存了殖民地時期的家底,即富裕的出口工業與貧困的傳統農業並存,主要表現是:貧富差距大、土地與財富分配不均、基尼系數較大、犯罪率居高不下、大多數人沒有社會保障、社會充滿緊張與衝突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