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媒稱中國接近建成藍水海軍 引美日印恐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7 11:36:26  


 
  不過,雖然“和平發展”的構想確實有吸引力,但鑒於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是如此之快,因此北京政府將會花費更長時間使國際社會確信:中國的崛起不會動搖現有秩序。實際上,中國領導人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既希望保持自己良好形象,又想要使用本國日漸成熟的海軍力量。在北京政府試圖控制本國專屬經濟區(EEZ)內外國軍隊的行動中,這種困境體現得異常明顯。日益現代化的海軍和民用艦隊,賦予了中國更強的環境感知能力以及在專屬經濟區內快速反應的能力,與美國、越南和日本之間尷尬對抗,偶爾會引來國際社會的監督。 

  然而,隨著中國航母項目的推進,維護自身“和平發展”的形象對北京來說很可能會特別困難。毫無疑問,航母是力量投射最重要的象徵。而且,中國領導人已經意識到,許多外國觀察員會認為中國的航母項目與其所謂的“和平發展”的“防禦”政策並不一致。甚至中國國家媒體也承認說,航母通常被認為是“霸權的象徵”。 

  的確,中國軍事戰略家已了解國際事務學者所說的“安全困境”。簡單說,一個國家為尋求安全而構建防禦能力之舉,總會讓其他國家感到不太安全,從而引發動態螺旋式的上升。退一步講,即使中國只維持一支相對較小的區域性航母部隊,也將引起鄰國的擔憂,尤其是越南和菲律賓等小國,他們害怕中國此舉會破壞南海地區的穩定。日本和印度可能也害怕該地區的重心發生轉移。 

  此外,中國領導人似乎也已經意識到,對外展現新實力或許會使其付出政治代價(至少短期內會如此)。如果北京政府無法緩解其鄰國的安全憂慮,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不得不建立一個反中國聯盟。更糟糕的是,在中國看來,包括菲律賓、越南、台灣甚至印度在內的區域參與者,都可能會讓美國進一步深入亞洲安全領域,以此制衡中國逐漸增強的力量。為避免出現這種局面,北京政府已斥巨資展開所謂的“魅力攻勢”——通過貿易、外交及文化來構建區域聯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