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中國空軍缺戰略導彈無法構成同級別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6 11:52:15  


中國空軍最新型殲-11B戰鬥機。(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環球網摘編美國空軍大學《戰略研究季刊》春季刊日前發表文章稱,在空天一體化的道路上,中國空軍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沒有自己的太空資產或戰略導彈,這些系統仍分別處於總裝備部與二炮部隊的控制之下,這使中國空軍無法對美國構成同等級別的挑戰。

  不過,文章還指出,目前中國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薄弱環節,並將解決這些問題視為優先事項。因此,中國空軍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向“機械化”與“信息化”的轉變。對於美國空軍而言,中國空軍現代化會對其在亞洲地區的任務產生何種影響,仍然是一個挑戰。

  文章稱,早在2004年的時候,中國空軍便引入新戰略構想,積極打造遠程戰略空軍力量,利用信息與力系統執行空天一體行任務。儘管是在模仿美國的做法,但其戰略構想與美國空軍為維持太空優勢而執行反太空任務發展理論並不相同。

  不過,在實現空天一體化的道路中,中國空軍還面臨著諸多限制,使其無法對美國構成近乎同等級別的挑戰。其中,最重要限制性因素就是中國空軍並沒有自己的太空資產或戰略導彈。這些系統分別處於總裝備部與二炮部隊的控制之下。不僅在過去如此,在最近有關這些能力是否應由空軍掌管的辯論中,其似乎再一次落在了下風。

  文章指出,儘管如此,通過對美俄兩國近年來戰爭的研究,中國空軍仍得出了至少未來40年內太空系統仍將繼續扮演支持性角色的結論。而且,鑒於中國空軍對太空資產的所有權與控制權都非常有限,所以其將側重點放在建造接收衛星服務——通信、氣象、導航和全球定位——的設施和機構之上。這將使中國空軍從一支傳統空軍力量轉變成一支擁有天基情報(通信、定位、導航、定時以及ISR)能力的部隊。

  文章稱,自2003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努力精簡和優化空軍部隊的力量結構。這些努力包括淘汰老舊戰機、精簡兵力,部署第三代戰機與地對空導彈。不過,文章指出,儘管中國空軍已開始現代化,且部署規模也大大減小,但其仍面臨著更新換代問題。目前老式殲-7和殲-8戰機仍在軍中服役,但中國空軍最近服役的蘇-27戰機與殲-11戰機都無法完全滿足其任務所需能力——中國空軍越來越強調進攻性能力。

  美刊文章還提到,目前中國空軍擁有3.5個團的蘇-30戰機,1個團的殲-11B戰機,5.5個團的殲-10戰機,以及3個團的殲轟-7A戰鬥轟炸機。中國空軍的規模與進攻性能力將繼續受限,除非在未來五年內殲-10戰機與殲-11B戰機大量入役。即便如此,中國空軍想要維持一支穩定的空中力量,仍將繼續依賴升級二代戰機。基於這些預測,再加上戰機性能,中國空軍將比肩美國空軍的能力,特別是美國第五代戰機F-22戰機的速度與隱形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