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炒作中國對印戰爭計劃:48小時拿下藏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2 11:30:21  


4月10日-4月16日一期印度《開放》周刊(OPEN)封面。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環球時報》消息:4月10日-4月16日出版的新一期的印度《開放》周刊(OPEN)刊發署名蘇曼-莎爾瑪(Suman Sharma)的文章,文章標題是“中國的戰爭計劃”。文章題記中的語言即危言聳聽:有關中國對印有限戰爭戰略的機密文件證實了最大的擔憂——中國可在48小時之內拿下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

  文章首先描述了一個場景:中印邊境地區反覆的冒犯,終於逐步升級為動用戰爭的字眼,但是,印度依然繼續相信中國還在延續先前的“加重之後再緩和”的模式。一夜之間,動員之後的成都和蘭州軍區的快速反應部隊(Fifth Mountain Division)集結成4個師,並迅速推進到阿魯納恰爾邦地區。印度防衛部隊猝不及防,只有駐扎在藤噶(Tenga)的第5山地師(Fifth Mountain Division)抵抗著來襲部隊,但是他們發現自己處於嚴重劣勢,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處於劣勢,而且中國的快速反應部隊還有空中力量支援。印度方面又沒有及時的空運力量提供增援。於是,在未來48小時內,阿魯納恰爾邦“陷落”。這一地區的其他印軍師需要至少一周時間才能抵達衝突地區。由此,中國實現了他們贏得一場有限戰爭的目標。

  文章接著說,上面的一幕並非猜想。位於德裡的“綜合防務參謀部”(Integrated Defence Staff,IDS)在其有關中國的軍事力量評估中,分析了中國軍隊依托高技術條件贏得(對印)有限戰爭的計劃。《開放》雜誌獲得了這份評估文件的複制版本,其中提到中國基於使用快速反應部隊或者“拳頭部隊”(fist units)的戰略,進行一場局部戰爭,能夠實現目標而使大規模戰爭顯得不再必要。換句話說就是,解放軍已經從1962年對印作戰獲得勝利的戰略中轉變出來,但是即使是到了今天,最後結果也不大可能有很大不同,如今,除了壓倒性的人數優勢外,他們的快速運動能力和動員能力對印度都是具有壓倒性的,這或許會導致一個結局——與1962年的結局並無二致。

  印度前陸軍參謀長馬里克(VP Malik)將軍對《開放》雜誌確認說:中國已經建成基礎設施,快速反應部隊也已經部署到位,並準備好在邊境進行突然的戰爭,在短時間內調動部隊以及武器裝備,他們採取了積極的防禦戰略,這總是伴隨著一定成分的進攻性在裡面。他說,印度早先時候考慮將一個陸軍師轉變為快速反應師,但最後沒有那麼做;印度需要打造自己的部隊,無論是空中運輸能力、登陸能力,還是輕武器和其他武器裝備,空軍和陸軍早先曾經提議過,但是沒有能夠真正發起;即使是在電子戰方面,中國也領先印度一大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