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太平洋地區戰略天平仍向美日傾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1 13:04:10  


資料圖:日本國產F-2戰機攜帶反艦導彈。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環球時報》轉載美國《世界政治評論》文章,原題:日本對抗中國海軍擴充 日本海軍近日發現兩艘中國軍艦向南駛入太平洋。中國艦只是處於國際海域,但距離駐有美國和日本大部隊的沖繩島不遠,因而引起東京的警惕。近來發生的類似事件似乎給外界留下中國是海上侵略者的印象,一些國家顯然來不及應對北京的此類舉動。但日本正不動聲色地提升軍力,其軍力本身對快速增強的中國海軍構成嚴重挑戰。 

  實際上,儘管中國海軍擴充速度不慢,但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天平仍然向著有利於美國和日本的方向傾斜———而且,如果執政的日本民主黨維持日本當前的政策,這種情況應會繼續下去。 

  過去10年,中國一直在加速製造大型艦只,目標是用可長時間遠洋航行的艦艇替代數百艘冷戰時期的沿海巡邏艦。除添置數十艘驅逐艦、護衛艦和兩栖戰艦之外,中國還在改裝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以備日後可能的作戰之用。而仍在改進中的“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及相關導航衛星將使中國的海軍現代化臻於完善。 

  中國的目標之一是在全球發揮影響力,另外則是制約競爭對手向中國海域投送兵力。但是,實施防禦性“反介入”戰略的不只是北京,日本也在研發超音速反艦導彈,這種導彈可擊沉中國水面艦只。況且,這個島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非核動力潛艇,這對中國的水面和水下艦艇是巨大威脅。獨立海軍分析家、《世界戰鬥艦隊》一書的作者埃里克.沃特海姆說:“你可以說,中國在打造“反介入”戰力,以防止美軍‘踢開大門’,但日本也在做同樣的事對付中國。” 

  對所有國家的海軍(不只是美國或中國)來說,太平洋地區正變得日益危險。今後數年,海軍戰略可能使力量對比向防禦者傾斜。儘管中國的武器裝備令人生畏,但這種“反介入”模式或許有利於日本。沃特海姆說:“日本海軍更適合這樣做。其機動性、備戰性要好得多。” 

  本周和4月份日本兩次發現航行中的中國艦只,這本身就足以證明東京監控地區海域的能力。沃特海姆說,日本海軍通過聯合潛艇、戰機、衛星和水面艦艇,可以跟蹤中國艦只,為本國或盟友美國的軍隊提供目標信息。 

  日本的技術或許可以勝任抗衡崛起的中國的任務,但尚不清楚東京是否願意在確立和加深與美國的安全關係之中將這種技術付諸實施。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分析家尼古拉斯.塞切尼稱,“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日本政府在口頭上強調美日同盟在應對(中國)威脅上的極端重要性”,但細節表現尚需時間。(作者戴維.阿克斯,汪析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