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地產業錯把香港教訓當經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7 10:38:49  


香港大學及清華大學教授許成鋼指出,香港是世界上所有發達經濟體中,政府控制土地供給導致房價普遍高漲,嚴重傷害民衆福利及經濟發展的最壞例子。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法國國際廣播電台1月17日報道《中國地產業錯把香港教訓當經驗》,摘要如下:

  香港大學及清華大學教授許成鋼最近在《中國改革》雜誌上撰文表示,導致中國房價高企的土地財政與限制土地供給的一整套政策是從九十年代以來從香港學來的。而香港的土地財政與限制土地供給的一整套政策是殖民時期的政策,是所有民主體制下的市場經濟不可能通過、不可能接受的政策。許成鋼嚴厲指出,香港是世界上所有發達經濟體中,政府控制土地供給導致房價普遍高漲,嚴重傷害民眾福利及經濟發展的最壞例子。

  很多人以為由於缺地,香港的人口密度又高,當然寸土寸金。實際情況是,香港政府規定香港八成土地不允許使用。那些土地或是荒山,或是郊野公園。表面上看,這像是保護環境的典範。但是七成以上的香港百姓極其擁擠和拮據的生活,看看每月付一千多元房租生活在籠屋裡的老人,怎能相信這是世界上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香港人均GDP比韓國和台灣高出百分之六七十,但是這裡大多數百姓的實際生活水平顯然低於韓國和台灣。所有這些都是因為香港的高地價,而高地價主要緣於限制土地供給。最簡單的城市人口密度統計數位就可以揭示這個秘密。如果按照城市全部土地的面積和人口來相比的話,讓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吃驚的是,香港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6397人,低於北京、上海,低於紐約、新加坡、東京,低於首爾好幾倍。

  但是,香港實際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不允許使用,香港的實際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三萬二千人這是世界第一,是破壞性的擁擠。因為這個人造的擁擠不堪的基本生活、工作、學習環境,對於孩子成長、企業家的成長、小企業和創新企業生長都是破壞性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