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35年來首次放寬武器出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8 08:04:48  


 
  不過此番野田政權的決定為首次根本性放寬該標準。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強調,這是結合國際形勢破例修改。他說,國際社會面臨巨大變革,日本應進一步加強與美國間合作,也有必要加強與其他在安全層面存在合作關係的國家協作。同這些國家一起推進裝備研發生產,有助提升日本國防產業生產與技術,降低成本。

  對放寬武器出口可能帶來的問題,藤村修解釋,日本政府將和進口方政府達成約定,以期嚴格控制。比如,進口方要把日方出口武器轉運至第三國,必須先征得日本同意;對方如不具備防止進一步出口的相關健全制度,日本將不予出口。

  共同社報道,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和平憲法,放寬出口限制頗為敏感。共同社解讀,放寬武器出口後,日本將能在自衛隊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國家和地區,提供類似重型建築機械和防護背心等裝備。先前,這類物品被歸類於武器物資,禁止外運。

  主張堅持《和平憲法》的日本社民黨、共產黨和左派輿論等一向反對放寬武器出口
 
  表面的理由

  日本政府給出的公開理由是日本政府嚴峻的財政狀況中,需要抑制企業調度零部件的成本和培育國防產業技術,來應對戰機等武器裝備、零部件高性能、高價格的趨勢,追趕歐美合作開發的武器成為國際主流的速度。

  但日本媒體認為,日本放寬武器出口的最大目的,是讓本國軍工企業進一步參與國際交易,讓軍工技術通過對外合作擴大國際市場,提升日本軍工的國際競爭力。

  有分析指出,放寬武器出口的一種可能結果是,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將能夠參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機研發項目。本月20日,日本政府宣布把美制F-35A型戰機作為航空自衛隊下一代主力戰機,計劃總共採購42架,耗資預計超過70億美元。先前,由於國內訂單數量有限,軍工產業規模受限,軍備產品採購成本也相應較高。放寬出口,不僅可望幫助削減產品成本,也能帶來不錯收益。

  受到歐美經濟形勢拖累,日本民用產品出口受挫,國內消費眼下也難以短時提振。菅直人政府一度打算考慮放寬武器出口,但鑒於執政盟友反對,時任首相菅直人去年12月暫時放棄這一議題。

  此外,《日本經濟新聞》引述防衛省官員透露的理由還有,中國、俄羅斯等增強軍備的形勢下,日本要在有限的防衛預算中追求有效的防衛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