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中國增軍費無可指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0 09:40:43  


中國強軍并非為了侵略擴張。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澳門日報》8日發表社論說,當前,中國安全環境的複雜性和挑戰性因素趨增。中國增加軍費來縮短武器差距,是無可指責的。中國不是要進行軍備競賽,更不是為了威脅別人,而是為了自我保護的需要。西方國家在軍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上比中國走前了幾十年,因此,中國加快追趕步伐是正常和正當的,並沒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每年全國人大會議召開之時,中國的軍費問題例必成為焦點之一。好幾年的“兩會”,溫總理還沒作政府工作報告,軍費預算已先公開,比其它領域的數字宣布得更早。而形成反差的是,西方媒體報道強調的往往是中國增強軍力對亞太帶來影響,對鄰國構成“威脅”;而中國人自己則關注,軍費的增加能否縮小中國與先進國家、尤其是與美國軍力的差距,使國家的安全獲得有效的保障。西方渲染中國的軍力擴張,中國國民則唯恐改善不足,兩種看法發生碰撞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4日舉行的人大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李肇星就先行公開了今年的中國國防費預算。日本傳媒在報道有關消息時,特別強調中國軍費已是連續兩年雙位數增長,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個國防預算最多的國家,甚至引外國防務專家之言,說中國的實際軍費支出“也許要多50%”,帶有猜測和誇張的報道手法,無非要給人以中國比其它國家更急速發展軍力的印象。

  看一個國家的軍費是高是低,不能只看絕對數字,還應看其人口數量,領土、領海的大小以及海岸線的長短,等等,也可以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來量度。

  國防和軍隊的發展需求是由國家的安全環境、世界軍事現代化水平、軍隊擔負的任務以及改善軍人物質文化生活條件等需求來決定的,而軍費預算也圍繞著這種需要來制定的。當前,中國安全環境的複雜性和挑戰性因素趨增,一些國家在中國周邊強化同盟關係,加緊進行針對中國的軍事部署;美國等插手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海洋權益爭端,試圖將這種矛盾複雜化,擴大化;此外,中國面對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例如能源資源安全、戰略通道安全需求越來越凸顯;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承擔的責任也不斷增多,肩負的任務更多樣化,從而使國防預算也要相應增加。中國加強海外執行任務以及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各種保障都納入了軍隊經費保障的重點。中國軍隊在多國的維和行動與海軍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的護航,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國防費主要由人員的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三部分組成,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實驗、採購、維修、運輸和儲存費用均包含在國防費預算內。當中,中國用於改善軍人的生活待遇的支出也占了頗大的比例。至於美國的國防分析家硬要把中國開發太空的支出也要當軍費算,這是沒有道理的。

  再說武器裝備方面,中國現在才改裝和研製航空母艦,而印度和泰國都比我們更早擁有;我們現在準備向俄羅斯購買或者自行研製較新型的戰機,是因為中國比別人落後了不少。中國增加軍費來縮短武器差距,是無可指責的。中國不是要進行軍備競賽,更不是為了威脅別人,而是為了自我保護的需要。西方國家在軍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上比中國走前了幾十年,因此,中國加快追趕步伐是正常和正當的,並沒有不可告人的陰謀。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實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的國防力量,既為保護主權安全,也為維護世界和平,世人有目共睹,歪曲不了。

  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老在中國軍費問題上做文章,散播中國威脅論,無非是要阻擋中國國防現代化的進程,並為其遏制中國的目的服務,這只能是徒勞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