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爾街帶著仇恨棄奧巴馬而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6 00:06:47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2008年的美國大選中,“黑馬”奧巴馬是許多美國人的希望所在,包括當時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華爾街。相關統計顯示,奧巴馬當時從華爾街籌措的競選資金,要兩倍於他的共和黨競選對手麥凱恩。在2008年秋的最終投票中,大部分華爾街人選擇了奧巴馬。

  中國證券時報報道,四年過去,一切天翻地覆。按照《新共和》雜誌資深編輯亞歷克·麥吉利斯(Alec Macgillis)不久前撰寫的長篇調查報告,華爾街正難以掩飾對奧巴馬的憤怒,目前奧巴馬從華爾街收獲的競選資金,只及后者給予共和黨人羅姆尼的四分之一。《華盛頓郵報》的一篇評論由此感嘆:“華爾街帶著仇恨棄奧巴馬而去”。

  華爾街對奧巴馬的憤怒,與金錢有莫大關係。

  執政后,在巴菲特等人支持下,奧巴馬積極推進“巴菲特稅”,用中國人的話說,即改革不合理的美國收入分配機制。在巴菲特等人看來,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主要來源是工資,但稅率最高達35%;而超級富豪的收入主要是資本收益,稅率只有15%。這種“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顯然是不公平的。

  奧巴馬兌現承諾,向富人開刀,自然贏得底層民眾歡心,但顯然也激怒了華爾街精英。所以,在最近兩年,奧巴馬也獲得了“反商業”、“反華爾街”、“操弄階級鬥爭”等一系列“惡名”。曾經支持奧巴馬的華爾街富商萊昂·庫珀曼(Leon Cooperman)就稱,奧巴馬對富人徵稅的舉動,實則是在打擊“成功人士”。

  與金錢相關聯的,在奧巴馬治下,華爾街還有一種強烈的侮辱感和挫敗感。

  不久前在接受《芝加哥論壇報》採訪時,對沖基金高管肯·格里芬(Ken Griffin)就闡述了他為什麼與奧巴馬分道揚鑣。因為在他看來,在奧巴馬執政下,美國資本主義價值觀“正在遭受攻擊,這也是(行政部門)首次真正把階級鬥爭作為一種政治工具”。當被問及美國超級富豪對政治和政府的影響力時,格里芬也直言不諱:“我認為,他們實際沒有足夠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