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拖延戰術可助菲抗衡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5 08:08:42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日本《外交學者》雜誌5月14日載文《菲律賓為何敢與中國抗衡》,摘要如下: 

  在軍事方面,菲律賓完全不是中國的對手。但它在南海並不退縮是有歷史原因的。中國在黃岩島對峙中對亞洲小國形成“切實的脅迫和威懾”。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南亞國家在南海爭端中將陷入絕望,並自動迅速投降。

  軍事優勢不能確保戰時的勝利,更別提和平時期的爭端。強國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形勢。但弱國也並非沒有辦法。馬尼拉可以寄希望於消耗北京的優勢且值得一試。這聽起來有些耳熟?自19世紀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每場軍事衝突中都是弱勢一方,但在大部分重要鬥爭中都取得最終勝利。

  以弱勝強的觀念由來已久。通過拒絕與入侵者迦太基的統帥漢尼拔決戰,被譽為“拖延家”的古羅馬執政者費邊使雙方陷入僵局並最終戰勝對方。與之類似的是,英國海軍理論家朱利安.科貝特爵士建議海軍將領,在不利情況下要進行“積極防禦”,等待援軍、尋求盟友或採用各種謀略消耗敵方力量,最終逆轉局勢並取得勝利。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擅長拖延戰術。如科貝特一樣,毛澤東也將其持久戰略稱為“積極防禦”。毛指出,中國對上世紀30年代已占領大部分中國的日本軍隊擁有先天優勢。將地大物博人多等潛在實力轉化為可用的軍事實力需要的只是時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