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美國的真正危險來自國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2 16:14:05  


  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前不久,美國《外交政策》發表了題為《敵人在國內》的文章,作者戴維.羅斯科夫認為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總是在國外尋找新的敵人,但最大的危險卻來自國內。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不停地尋找敵人,但真正的危險卻來自國內。

  美國有點類似于夜晚在大街上邊走邊吃麥當勞巨無霸、體重375磅且有心臟病的中年男人。他因害怕可能會遭到打劫而冷汗淋漓,但真正要他命的卻是那個漢堡包。

  冷戰結束後,美國不停地尋找敵人。我並不是說美國要把他們找出來並將其擊敗,而是美國似乎發自內心地需要有對手。

  很多美國人有著狂熱、毫不掩飾的敵人依賴症。政治家喜愛敵人,因為攻擊他們可以挑起公眾的情緒並轉移其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軍火商喜愛敵人,因為他們可以助其賺錢。專家及論文喜愛敵人,因為他們有利於增加發行量和引導觀眾收看有線新聞網的辯論。

  曾經似乎了解生活更甚于財務管理的希臘人,指明對於任何一齣戲來說,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鬥爭衝突。對於政治和外交政策來說似乎也同樣如此。相比于闡述清楚未來應該往哪走和如何走,與眼前的威脅做鬥爭更容易些。缺乏明確的危險,很難說服公眾投資防務和情報部門,或者去組建國際聯盟。(建立國際同盟主要是為與敵人、饑餓、疾病、氣候變化等作鬥爭,而不是支援某件事。)

  對於經歷二戰一代人來說,對德國人和日本人的撻伐之多,以至於直到今天他們依然是其他人衡量的敵人對象。後來蘇聯人被認為既是確定無疑的魔鬼又恰好是現實的威脅。蘇聯垮台後,美國另覓敵人,首先找到的卻是諸如諾列加、米洛舍維奇以及杜瓦利埃之類的微不足道的壞人。

  隨後“9.11”事件發生,政治家們在競選巡迴演說中刪掉“蘇聯”一詞,取而代之的是“恐怖分子”(儘管這些威脅存在著巨大的不對等),並開始危言聳聽,同時像在過去最好的時光時一樣花銷開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