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耍弄金融霸權 恐在全球樹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9 00:04:09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渣打在美國的最新遭遇並非個案。在渣打之前,美國監管部門已對多家國際銀行展開了調查或是開出罰單,理由相當簡單,要麼是跟伊朗有“非法”交易,要麼是跟一些美國“不喜歡”的國家有染。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就在一個月前,美國參議院發布長篇調查報告,指控匯豐銀行長期與恐怖分子、販毒集團等有業務往來,且廣泛涉足伊朗、叙利亞等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國家。報告指控,匯豐幫助其客戶從墨西哥、伊朗、開曼群島、沙特和叙利亞等全球“最危險、最神秘的角落”轉移資金。

  就在大約一周前,美國國會兩院批准了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其中不僅涉及伊朗能源和石化行業,還包括“為伊朗提供便利”的外國銀行,比如中國、伊拉克等國的銀行。

  在美方的最新一輪行動中,中國的昆侖銀行和伊拉克的Elaf Islamic銀行成為被制裁的對象。美國財政部負責反恐和金融情報的官員宣稱,這些制裁“有效掐斷了它們”與美國金融體系的聯繫。

  在所有這些類似案例中,美國都是言之鑿鑿,而類似渣打等被指控的銀行則“強烈否定”。到底誰是誰非,時間自會公斷。但客觀地來看,美國難逃以正義之名舞弄金融霸權的嫌疑。

  事實上,已經有人在質疑說,正值大選之年,美國頻頻打出伊朗牌,很難說沒有政治上的考慮。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而作為頭號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也掌控著國際金融領域的最大話語權。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美國“生殺予奪”的大權,但在很多時候,這樣的金融特權有被濫用的嫌疑。舉例來說,針對美方對昆侖銀行的制裁,中國方面已表示了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表示將在北京、華盛頓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美方是在“援引國內法對中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這嚴重違反國際關係準則,損害中方利益。

  如果這樣的個案太多,美國損害的恐怕不僅僅是中美關係,更會在全球為自己頻頻樹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