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東亞戰略目標:制約中國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3 00:05:30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近一個時期以來,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不斷升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政府高調聲稱,要將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地區。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之所以不斷挑起事端,背後顯然有美國的因素。繼美國一些政要宣稱《美日安全保障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又明確表示美國在南海地區“擁有國家利益”,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演習也在日益增多。那麼,美國在東亞地區採取這一系列做法的戰略企圖是什麼呢?

  調整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戰略布局。

  環球網刊登分析文章陳,長期以來,為了遏制中國,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了三條封鎖中國的島鏈,力圖將中國封鎖在邊緣內海。隨著中國力量的增強,特別是中國海軍力量的發展,美國急需鞏固這些島鏈,特別是第一島鏈。在美國看來,第一島鏈中的東南亞地區存在薄弱的地方,而利用東南亞一些國家與中國存在的島嶼和海洋權益爭端,可以進一步增大這些國家對美國的依賴,從而為美國獲得新的軍事立足點創造條件。美國希望,通過在東南亞地區獲得新的軍事立足點,從而建立從東北亞經過南海,直到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的針對中國的封鎖鏈,以阻止中國通過南海突破第一島鏈,走向遠洋。

  同時,美國多年來一直努力把在太平洋地區的雙邊同盟發展成多邊同盟。目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投送非常依賴日本。美國希望利用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確立美日聯手打壓中國的態勢,力求形成以傳統盟國為核心,輻射多國聯盟的集體安全體系,為建立亞洲版北約創造條件。

  加大中國的安全成本,制約中國的快速崛起。

  文章表示,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地區明顯具有遏制中國的一面,而近期美國在東亞地區實施的各種行動均為配合美國戰略重心轉移。美國力圖通過這些行動達到三個目的:

  一是消耗中國的戰略資源。美國認為,把中國周邊的安全問題國際化和複雜化,讓中國背上更多的安全包袱,使中國為了對付諸多安全問題而消耗戰略資源,減緩中國崛起的速度。二是利用周邊國家的力量與中國抗衡。美國希望加強在中國周邊的軍事行動,顯示美國重返太平洋的決心,既利用周邊國家的力量與中國抗衡,也防止中國在東亞地區影響力的擴大,以及周邊國家因中國力量的增強而倒向中國。三是加大中國在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目前,美國遏制中國的牌在安全領域要多於政治和經濟領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