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懼怕中國崛起 日本走向鷹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3 00:13:19  


4月20日上午,日本81名跨黨派議員組成聯盟,集體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日本正慢步轉向右翼,並在亞太地區以二戰以來最為對抗的姿態行事。

  美國《華盛頓郵報》21日刊登資深記者池科‧哈嵐(Chico Harlan)分析文章稱,這種轉變僅表現在日本的外交政策與軍事戰略而非社會議題上。兩個方面促使了日本的此種轉變,一方面是中國在海洋問題上日益強硬的立場,另一是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為日本應該找回20年經濟停滯期所流失的影響力。

  文章指出,日本此種轉向能夠從自衛隊日漸強硬的角色中看出,而日本主流政客希望改寫和平憲法的核心反戰部份以及日本願意在東海與中國起衝突的想法,促使了自衛隊的轉變。美防長帕內塔本周表示,對中日之間的衝突很關切。

  即使日本有所轉右,日本對軍隊應扮演何種角色仍十分矛盾,分析人士這樣強調,日本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內可能是世界上最反戰的發達國家,當前不過是在向中間立場靠攏。

  “二戰之後,日本政策是保持低調與合作,” 立場溫和的日本政策研究院副教授道下德成(Narushige Michishita)說。“我們試圖避免與鄰國發生對抗和摩擦……但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為做老好人解決不了問題。”

  民調顯示,日本民眾越來越擔心自己的安全並認為日本受到了外部威脅。根據政府今年早些時候搜集到的數據,25%的日本人認為應該加強軍力,而三年前這一數據為14%,1991年該數據僅為8%。

  文章表示,民眾思想上的變化也映射在包括鷹派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內日本領導人身上。野田是一位自衛隊成員的後裔,也是重新將美日安全聯盟作為日本外交基石的領導人。這與三年前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時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對日美關係並不上心,卻臆想建立一個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