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在軟硬實力之間徘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0 10:11:26  


9月14日,中國海監船組成兩個維權巡航編隊,抵達釣魚島海域。圖為中國海監船近距離靠近釣魚島。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俄羅斯之聲10月18日報道《中國在硬實力和軟實力之間選擇》,摘要如下:

  中共十八大將於11月召開,不僅會進行領導層換屆、總結經濟發展,還將確定未來的外交方向。那此次會上是否會制定與中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相符的新外交政策呢?

  鄧小平執政時期提出外交政策方針: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絕不當頭。整個經濟改革時期,這成了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如今在中國,人們開始對這一遺訓展開激烈辯論。

  許多專家表示,原有外交方針的一部分已不切合現實,與中國在當今世界的真正影響力不符,應進行根本性改革。中國應放棄“韜光養晦”,敢於向世界提出自己的主張,排擠美國,追求世界領袖地位。許多中國軍事專家也覺得,避免衝突和隨機應變的方針已過時,應公開提出“不懼怕戰爭、也不回避戰爭”,採取強硬的攻擊性立場。他們認為,中國能夠與任何敵人對抗。

  類似觀點在中國上層和底層產生了共鳴。專家們提出創新型硬實力等若干種可供選擇的外交政策建議。普通百姓的反應則更加情緒化。他們看到國家影響力日益增強,並為實現了中華民族復興感到自豪。因此,人們對國家領導人仍像從前一樣小心謹慎,特別是在對美關係上表現出的慎重和妥協感到不解。 

  中國的全球政策將決定該國未來的國際地位。近十年來中國領導人一直表示該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宣布中國是超級強國的時機還未成熟。專家們則認為,中國已是“大國”、“地區強國”。在本屆領導人執政10年間,中國經歷了和平與發展時期。但地區和全球危機讓人們開始談論在國際關係的湍流和不確定中應做出更多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