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貿易因島爭受阻 中韓自貿協定談判加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2 14:34:46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中日貿易因釣魚島問題嚴重受阻,韓國有更強的意願和能力來彌補日本留下的產業和市場空缺,進而全面拓展中韓雙邊經貿往來。

  新華網刊文稱,在日本非法購島危機愈演愈烈,嚴重損害中日兩國關係之際,中韓經貿交往卻在借力發力,乘勢而上。出席第十一次中韓經濟部長會議的韓方代表、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樸宰完表示,中韓兩國對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都非常迫切,雙方有望大力推動中韓FTA進程。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出現了兩大引人注目的趨勢:一個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另一個則是區域雙邊經貿合作突飛猛進,並由此興起一波簽訂區域貿易協定的風潮。90年代,中日韓三國學者就提出構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但是由於三國之間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使得這一構想遲遲未能付諸行動。而今,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種種作為更是嚴重阻礙了亞洲貿易一體化進程。在此情況下,中韓都希望可以利用兩國友好的經濟政治關係,提前建立自由貿易區,在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爭取主動,以獲取更大的貿易利益。

  中韓兩國經濟正處於全面合作之中,顯現出深厚的合作潛力,兩國尋求機制性經濟合作的基礎已經具備,中韓FTA率先啟動順理成章。今年是中韓建交20周年,自1992年8月中韓兩國正式建交以來,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韓國則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在增長速度上,從1992年建交到2011年20年間,兩國間貿易額由63億美元增加到2206億美元,增長了35倍,在世界貿易史上也算是一個奇跡。

  中韓兩國產業間的互補性是中韓貿易和投資關係日益密切的主因:中國對韓國有競爭性比較優勢的產業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而韓國對中國的優勢產業主要集中在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上,兩國競爭性行業集中在橡膠及製品、紙及紙板、印刷品、鍋爐、機械產品。目前,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韓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受益匪淺。今年1~7月,中韓貿易總額為1217.01億美元,其中,韓對華出口745.93億美元,自華進口471.08億美元,對華貿易順差274.85億美元,同比增長6.0%。7月份,中韓雙邊貿易額為178.48億美元,中韓雙邊貿易額占韓外貿總額的比重為20.6%。

  與之相伴隨,雙方在投資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驚人的發展,特別是韓國企業在華的投資增長十分迅速。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2012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規模約達1.5萬億美元,較2010年的1.3萬億美元增長15.4%。2011年,韓對外直接投資增速大幅超出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上年度21個百分點,投資規模更是創歷史峰值。從國別看,美、中繼續保持第一、二大投資對象國地位,其中對美投資164.3億美元,名列首位;對中國投資48.7億美元,位於第二大投資對象國地位。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吸引了三四萬家韓國企業入駐,許多韓國大企業如三星電子、LG公司、現代汽車公司等都將中國市場作為其主戰場。

  韓國經濟增長對中國市場依賴性較大。據韓國產業研究院調查,以2010年上半年為准,韓國與中國的貿易在韓國克服經濟危機中的貢獻率約達52%。但若中國不能延續高增長勢頭,韓國經濟將首當其衝。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預測,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下滑1個百分點,韓國經濟增長率則將下降0.4個百分點。另一方面,過去十年間,中日兩國貿易和中韓兩國貿易的結構逐漸趨同,韓國電子產業的迅速崛起已經大大打擊了日本產業的競爭力。特別是,中日貿易因釣魚島問題嚴重受阻,日本經濟損失慘重。因此,韓國有更強的意願和能力來彌補日本留下的產業和市場空缺,進而全面拓展中韓雙邊經貿往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