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預警機如何崛起?專家揭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8 11:51:41  


 
  等我們嚴格按照要求重新做出來後,一通電就合格,不用調整。於是大家就理解了外方在這方面的做法,也非常服氣。跟外方合作後我們有了經驗,知道批量生產該怎麼搞,做一個成一個,質量穩定了,也省掉了很多維修的麻煩。

  在技術上我們也有獲益。當時雷達界還是按照常規思維來做,沒有用上網絡。而國外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用上了網絡技術,完全網絡化。我們通過引進學習了技術,對預警機立項也有幫助,加快了研製周期。

  幸運的是,對外合作期間,我們堅持了不只是買東西,而是著眼於同步研製。實際上我們沒想到他們後來會撕毀合同,只是想先跟著學,最後肯定要我們自己做。

  記者:但合作的解除,畢竟對中國裝備預警機是個不小的衝擊。重任只能落在自主研製上,您當時壓力大不大?

  王小謨:當時情況比較緊張,因為需要更快地拿出裝備。如果按照科研程序,我們自主研製的科研樣機都沒做出來,科研樣機做出來後還要做出正樣機,根據正樣機的情況才能決定是否形成裝備,按常規說至少還要十年時間。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當時我們提出自行研製,確實有很多人都很擔心。

  但這個時候必須破釜沉舟。通過對外合作,我們也學到了技術,我們又有十年的預研基礎,懂得了自行設計。而且當時還有一個有利的地方,就是合同中止後,我們已經有了一套自行設計的電子設備樣機。在這種情況下,關鍵的問題是要下決心自己做。

  到了第二年,我們的科研地面樣機就全面做好了。又過了一年,樣機就飛上了天。這樣,樣機做出來後,關於預警機後面的發展,大家意見就非常統一了。

  記者:我們自己做預警機,有哪些困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