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中國安全需要10.7%的軍費增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6 08:11:53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中國2013年國防預算增長10.7%,總額7202億元,約合1157億美元。這低於去年軍費11.2%的增幅,但保住了兩位數。外界一些大國2013年的國防預算情況,美國6330億美元,日本約522億美元,印度約374.5億美元,俄羅斯約677億美元。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中國GDP世界第二,軍費也世界第二,這種對應不值得大驚小怪。西方和周邊少數國家的輿論對此有微詞,但這些抱怨已是國際政治中常態化的泡沫。中國軍事現代化已是國際社會的普遍預期,它的速度會大體與中國整體現代化同步。

  很難說中國軍費1157億美元的規模是大了還是小了,關鍵看跟誰比,以及中國國家安全的任務、我們面對的潛在威脅都是什麼。

  中國的戰略安全形勢雖說不上撲朔迷離,但不確定性很多。中國的外部安全隱患顯然不僅僅來自日本、菲律賓等周邊國家,我們隨時都能感到它們的背後站著美國。但中國增加軍費又不能是為了同美國對抗,如果那樣設計就糟了。因為至少在未來幾十年裡,中國再怎麼增加軍費都無力同美國戰略對撞。 

  那麼,中國是乖乖地做一個低軍費國家更容易同外部世界和平相處,還是做一個高軍費國家更有這個把握呢?太高太低大概都不行。世界沒有大國可以不要強大國防的先例和經驗,中國冒不起這個險。但如果中國走軍國主義道路,處處咄咄逼人,會將自己置於更大的風險中。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中國的軍力增長同綜合國力增長相協調,使中國軍力的規模和發展速度與外界的預期大體相符。中國目前的軍費增幅沒有突破這個框架,外界對此有了適應,中國的兩位數軍費增長沒有引起恐慌,因此我們輕易不能從兩位數上退下來。 

  保持軍力協調增長的中國相對最安全,我們的新增利益可以受到保護,新增軍力對外界的觸動算不上突出,世界力量格局的變化得以保持漸進性,中國與外界的關係將是全面、綜合的,軍事對比處在日常看不見的位置。 

  中國軍費較快增長是補償性的,這是實情。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與其他大國目前最具競爭力的仍是經濟領域,中國對美國的經濟挑戰遠遠高於同它的軍事競爭。這大概也是美國的議員們更多向人民幣匯率施壓,而至今並沒把中國軍費增長太當回事的原因。 

  看看當年的美蘇軍力對比,就更清楚了。蘇聯在經濟規模遠不如美國的時候,軍事力量與美國不相上下。那才叫軍備競賽。今天的中國完全沒有當年蘇聯的戰略野心,所以說中國的軍費在“自然增長”,它不是為與美國對抗才發生的。 

  中國希望和平發展,想都不去想通過軍事手段解決正常經濟、外交手段解決不了的難題。但中國的軍力必須同國家安全戰略的內在需求相稱,否則我們就會給別人提供野蠻對待我們的借口,我們將被迫激烈反制,從而使和平處於危險之中。 

  外界對中國軍費的議論一時還形不成破壞力,中國政府倒是應當更關注國內這方面的意見,確保連年增長的軍費都用在發展國防的刀刃上,並通過軍費使用的進一步透明化不斷鞏固公眾對此的信心。 

  中國應不斷有新的先進武器問世,並能快速列裝,這樣的國防建設最吸引公眾,也最能打消公眾對軍費使用效率的疑慮。從長遠看,公眾的支持對國防發展越來越重要,而中國國內在國防領域保持強大共識,是我們抵禦外部輿論及各種壓力的基礎性支撐。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