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重型機械化橋車演習暴露搭橋長度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5 16:19:32  


解放軍重型機械化橋車在實施架橋作業。(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3月6日下午,發生在濟南軍區某機步旅外訓點裝備綜合保障演練現場的一件事,讓人出乎意料,而且引人深思。

  中國軍網記者頻道報道,演練這天,現場數十輛戰車在硝煙中轟鳴奔馳。忽然,正在執行架橋任務的某重型機械化橋車被“敵”火力擊中。按照演練規定,駕駛員在車體左後側插上一面藍旗,標示該車已戰損。旅輪裝科助理員李昆鵬立即迂回至任務區。經勘察,發現“敵”炮火在通路上炸出的彈坑直徑逾20米、深近3米,而鋼橋長度僅有15米,根本無法搭架。

  如果再呼叫一台橋車過來,勢必貽誤戰機。李助理員突發奇想,利用機械化橋車的互通互配性,實施戰場互救,再發揮一下戰損橋車其他還能利用的功能。但這項操作屬於選訓內容,平時只是粗略練過,臨時救急,心裡沒底。與其束手無策,不如放手一搏。李助理員一邊摸索著連接好兩車液壓油箱底部的輸入輸出接頭,一邊關閉戰損車液壓油箱上方回油管上的球閥開關,二號車啟動掛泵……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一架鋼橋搭設成功……

  演練結束複盤推演時,戰損橋車通過互救,再次發揮作用,引起了官兵對裝甲裝備選訓課目的激烈爭論。有的說,沒想到選訓課目關鍵時候竟發揮了大作用;有的說,橋車沒有擊中要害是凑巧,讓戰損裝備再參戰,違背了演練規則。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裝備保障也要學會靈活利用現地資源,無論選訓課目還是必訓課目,能提高保障打贏能力就要多訓。”面對爭論,該旅保障部部長程健感慨地說,並對李助理員靈活處置情況的做法提出了表揚。

  戰場情況不會想當然,保障演練也不能搬教條。有道是,藝多不壓身,用時方恨少。同樣道理,部隊演練也不必拘泥於選訓必訓。招多能解危,多練無壞處。某機步旅裝備保障演練靈活運用戰損裝備危時救急的做法,值得品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