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韓國若挑動戰爭首爾將面臨百萬火炮打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3 09:48:01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朝鮮核問題自成為問題以來,從未如此危機四伏,危機引發的戰爭聒噪也從未如此強烈而清晰。但是,由於事態內在成因及地區和國際政治格局的相對確定,其發展軌跡十分詭異:在危機慣性滑行的同時,各方政策應對也在慣性滑行,進而使危機更像一場扭曲的鬧劇。

  北京青年報發表文章稱,此輪危機突然升溫,源於朝鮮2月12日一意孤行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以及接踵而至的安理會最新的嚴厲制裁。基於以強對強、以硬碰硬的一貫行為模式,朝鮮不僅高調、單方宣布結束停戰狀態,而且大造戰爭不可避免、戰爭一觸即發,戰爭將毀滅韓國、日本乃至美國的諸多輿論,並且煞有介事地進行和擴大戰爭動員。

  朝鮮的戰爭邊緣政策引發一系列地緣震蕩。韓國社會陷入某種恐慌,日本準備攔截“越頂”導彈,美國不僅將B2隱形轟炸機和F22隱形戰鬥機派往半島前沿參加演習,甚至在本土部署針對朝鮮的導彈防禦體系,俄羅斯厲聲警告朝鮮不要玩火,中國更是前所未有地表示反對任何“挑釁”。由於世界大國和地區國家在半島核不擴散領域的高度一致和配合默契,使朝鮮此輪頂風作案更加孤立,其反彈也更大更加危險。

  朝核危機的真正邏輯何在?朝核危機的起源不是擁核與核擴散,而是朝鮮的生存危機,是安全和政治問題。作為冷戰殘餘戰場前沿的朝鮮,對政權的安全存在長久憂慮,因為朝鮮半島畢竟只是停戰而非徹底媾和,理論上講,戰爭隨時可能重新爆發。美國政府公開且長期敵視朝鮮使其枕戈待旦。蘇東劇變後,朝鮮又感覺原有靠山已成追憶:俄羅斯自顧不暇,中國儘管與之保有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但中韓、中美關係的日益改善、加深和擴大,讓朝鮮五味雜陳。渴望擁核自保或以此為條件換取頭號敵人美國的外交承認及安全承諾,成為朝鮮的既定政策。

  朝核問題歷經兩代領導人的軟硬博弈,得以實際跨進核門檻。金正恩上台後,曾以眼花繚亂的開放和改革信號,期待連任後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改弦更張,滿足朝鮮訴求。當發現奧巴馬“新瓶裝舊酒”後,朝鮮陷入絕望,進而加速推進“先軍政策”的戰略目標,擁有對美國及其盟國進行核反制的殺手鐧,迫使對方承認其核俱樂部成員資格,或以外交關係換取棄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