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詳解國家機構人事新佈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3 09:56:02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通過“兩會”的人事佈局,中國的最高權力從黨內交接轉循憲法框架,正式完成制度化的更替。本屆國家權力機構換屆中創立、更替了諸多政治傳統。

  新華澳報報道,2013年3月,中國國家機構換屆工作完成。未來5年,列於中國最高權力序列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共有66人,較上屆人數下降2人。其中,部分在中共十八大上進入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幹部進入國家權力、行政機關,還有一批正部級幹部履新國家領導職務。通過“兩會”的人事佈局,中國的最高權力從黨內交接轉循憲法框架,正式完成制度化的更替。


  國家元首交接

  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習近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成為中共建政以來第一位在黨代會、人代會同步順利交接黨、政、軍最高權力的國家領導人。2950餘張的贊成票即使和既往數屆全國人大會議的選舉結果相比,也堪稱高票當選,反映人大代表對新國家元首的普遍期待。當選國家主席後的習近平將具備代表中國參與外交活動的正式身份,為其在國際外交場合展現影響力提供了舞台。

  與國家主席人選按部就班不同的是國家副主席的選舉。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身份當選國家副主席的李源潮,打破了近幾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常務)書記擔任這一職務的傳統。國家副主席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兩個重要職務的分設,改變了原本關於該職務黨政交叉職能的設計。在九常委制度改回七常委制度後,原本負責黨務組織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權限愈加吃重,不僅增加分管原由專門政治局常委負責的意識形態領域,還要負責協調部分政法領域的工作。在這樣的權力架構背景下,將原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兼任的國家副主席獨立分設,符合科學佈局的設計。

  在李源潮之前,上一位不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的國家副主席是八屆人大選舉的榮毅仁。兼具中共黨員和民建成員身份的榮毅仁在1993年的任職更具象徵意義,展示中共在特定歷史時期,對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榮毅仁在任內更多地扮演憲法定位的禮儀性角色,對實際政策影響力並不大。

  在榮毅仁之前擔任國家副主席的王震則是中共元老,他在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後當選國家副主席。和李源潮出任國家副主席的身份相當的,還可追溯到30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烏蘭夫當選該職。不過烏蘭夫的出任仍有意外因素,原定的國家副主席人選廖承志在“兩會”前突然逝世,才讓烏蘭夫臨時成為候選人。所以對中共人事佈局而言,專門安排政治局委員出任國家副元首還屬首次。

  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閉幕後,李源潮卸任中組部長。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身份,他仍舊頻繁參加公開活動,一類是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出席僑聯、科協等群團組織的重要會議;另一類是以中共高級官員的身份會見來訪的外國政黨代表。同時,他接手了之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分管的群團工作,並參與領導黨務外事工作,兼任中央外事工作小組副組長。

  在全國人大閉幕之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陪同會見的就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和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過去15年內,中共一貫由政治局常委兼國家副主席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主管港澳事務。在國家副主席與政治局常委兩職分離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將以政治局常委身份主管港澳事務,他也是在“兩會”期間出席港澳代表團討論的中央領導。李源潮則預計將以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首席副組長的身份協管港澳事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