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對比中印軍力:中國軍機數量是印軍兩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1 00:12:02  


資料圖:中國空軍殲11戰機密集停放。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新華網消息:俄羅斯政治評論網5月29日刊登題為《中印:非敵非友》一文。文章稱,中國新領導層的外交方針發出了又一個引人注目的信號。在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外訪俄羅斯之後,新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份又對印度進行了訪問。

  文章指出,北京和新德里眾所周知的地緣戰略對峙使東亞和南亞兩個最大國家間的關係具有自己的特點。中印峰會成果不光是達成政治協議以保持穩定的地區力量平衡。中印雙方還對雙邊關係在經濟領域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提到了兩國2012年的貿易額——664億美元,設定了到2015年將其提高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

  文章稱,存在爭端的地區“重量級大國”,往往都會努力通過發展經濟聯繫消除雙邊關係中的干擾。中印在這方面也不例外。但經濟因素未必能使兩個大國的關係達到接近睦鄰的水平。從中期看,中印外交分歧的負擔、第三方勢力間接參與兩國地緣戰略對抗,只會令兩國矛盾加劇而非化解。

  印方對中國近來穩定關係的舉措表現出很高的警惕性。李克強訪印後,從印度方面聽到的更多是這樣的呼聲,即以盡可能務實的立場看待中國鄰居“越過喜馬拉雅山伸出橄欖枝”的行為,而並未重新評估把兩個地區對手的關係恢復到長期穩定狀態的現實可能性。

  文章說,印方認為中國新領導人舉動的目的在於“離間”印美,防止其在遏制中國這個利益基礎上結成密切的夥伴關係。即便在新領導人上台後,北京也不掩飾為地區局勢的各種發展做好準備。頗能說明問題的是,中國總理在訪印後立即到訪戰略夥伴巴基斯坦。巴方在李克強來訪期間給予的禮遇以及會談成果使人毫不懷疑,東亞和南亞地區的國家關係格局不會突破原有框架。

  文章認為,隨著中國總理的首次出訪,中印整體關係格局不會大變。兩個核大國之間不會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所要做的是趁著中國高層換屆及新領導人“亮相”的機會,尋求力量平衡點、維持現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