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倍志在長期執政超小泉 全面修憲可能緩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5 10:42:34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安倍通過實施前所未有的量化寬鬆政策和大幅度降低日元匯率措施,使低迷多年的經濟出現些許亮色,一些經濟指標相繼由負轉正,信心指數也趨於上升,這是自民黨可望獲取選票的主要原因。

  然而,安倍上台才半年多,很多盤根錯節的結構性、機制性問題根本沒有觸及,影響自民黨穩定執政的內憂外患遠未消除,安倍對此還是心知肚明的。

  經濟恢復勢頭不明 外交難題無法迴避

  文匯報刊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陳鴻斌的分析文章稱,眼下日本經濟恢復的勢頭還遠未明朗,“3.11”大地震的災後重建毫無進展,堆積如山的廢墟依然如故,相當多的災民仍在活動板房中艱難度日,怨聲載道。前不久安倍推出的經濟增長方案,明顯引發市場的失望,導致股市出現巨大波動,日經指數一度下跌20%以上。明年和後年是否如期調高消費稅,儼然是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安倍的競選團隊對此噤若寒蟬。因為在這一問題上應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民意的強烈反彈。與此同時,所有民調均顯示,反對修憲的呼聲仍然很高,包括自民黨內的鴿派也始終對此採取謹慎態度。

  文章指出,國際上的掣肘因素,安倍也不能熟視無睹。法國總統奧朗德6月上旬訪日在參議院演說時就明確表示:“對東亞地區出現的緊張局勢深感憂慮”,並還以法德為例,呼籲日本與鄰國消除歷史積怨。顯而易見,這代表了歐洲的呼聲。幾乎同時舉行的中美元首莊園會晤,則使日本擔心被邊緣化,而朴槿惠訪華更加深了日本的這一擔憂。連日本媒體都如此解讀:“這絕非高喊幾句‘重視日美同盟’口號,通過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來拼湊‘對華包圍圈’就能抵消的。日本的對外戰略都是老調重彈,毫無新意”。而此前美國國務卿克里發出“日本為何在亞洲如此孤立?”這一困惑,引發了日本政壇的重重焦慮。同樣,日本各在野黨也對此不斷發難。

  在國內外的巨大壓力下,6月9日在NHK的一檔節目中,對參議院選舉後的施政重點安倍已改了口風:“將繼續全力推動經濟增長”。對修憲問題他坦承“條件尚未成熟”。由此所傳遞的信息非常明確:參議院選舉後安倍內閣的第一要務,仍然是拼經濟。沒有經濟增長,解決諸如棄核、災後重建、應對少子老齡化和重建財政等一系列難題就無從談起。這些問題中的任何一個,一屆內閣投入全部精力都未必能見效,在參議院選舉後安倍將無法迴避這些難題,運氣難道會始終垂青安倍?

  文章表示,參議院選舉後安倍首先面對的問題是“8.15”是否參拜靖國神社。他曾明確表示對上次擔任首相期間未去參拜痛悔不已,今年春天一大批政客前往參拜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後,安倍也曾信誓旦旦表示將“不為任何壓力所屈服”。那麼這次是否就一定去呢?恐怕也未必。今年4月21日麻生太郎等要人前往拜鬼,接著安倍表示將發表新談話取代“村山談話”,隨後大阪市長橋下徹再就慰安婦問題連發謬論,這一系列舉動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美國指責日本“篡改歷史”,奉行的是“不同的價值觀”。這使日本慌了手腳,官房長官馬上出面撇清內閣與橋下徹的關係,安倍也立即改口表示將繼承“村山談話”。橋下徹因此驟然從原先的“政壇希望之星”淪為一介邊緣化政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