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媒稱美軍一個航母戰鬥群就曾嚇得解放軍後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3 00:50:11  


如今美國的航母編隊已不敢在西太地區撒野。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環球網綜合報道,悉尼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兼職副教授、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客座高級學者李.約翰博士8月21日文章稱,在中國“反介入”戰略與美國“空海戰”的對抗中,如果中國的“反介入”能力經過初次交戰後,基本上保持完好無損,而此時中國內陸的目標已然遭到攻擊,那麼北京在政治上就別無選擇,只能推動解放軍升級戰爭,從而全面啟動“反介入”或其他能力,讓美國部隊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果中國擊沉了美國的一艘航母,或者嚴重破壞了美國的一個航母戰鬥群,那時美國就會重新考慮是否仍有必要擔保台北或東京的安全了。
 
  1995年至1996年,因台灣前領導人李登輝在競選時支持台獨立場,為此大陸在台灣海峽舉行了一系列軍事演習進行恐嚇,時任美國總統的比爾.克林頓派遣了“獨立號”航母和3艘補給艦開赴該地區。由於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連一個美國航母戰鬥群也贏不了,只好被迫後撤,第三次台海危機就此結束。
 
  美國一個航母戰鬥群所配備的火力比一個中等國家還多。美國擁有11個航母戰鬥群,其中僅有5艘部署在太平洋。不過,中國大陸當年的撤退只不過是軍事競爭的開始,而遠非結束。1990年至1991年,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憑借先進的、信息化的武器一舉擊敗了薩達姆.侯賽因的軍隊,北京對此感到難以置信。第三次台海危機更是讓北京感到發展軍事已是迫在眉睫,數百萬中國士兵配備的還是冷戰時期的武器,憑此來對付美國一流的技術,沒有任何勝出的機會。

  在接下來的20年時間裡,北京計劃打造被廣泛稱為非對稱“反介入/區域拒止”的戰略。該戰略利用陸、海、空、網絡、空間軍事設施和技術,憑借潛艇、先進水雷、反艦武器等來打擊美國航母戰鬥群,阻止其進入任何戰鬥區域或地緣政治區域。中國還試圖利用網絡技術和空間技術來擾亂或破壞信息化的美國部隊,摧毀給予美軍重大戰略優勢的“耳目”。中國的最終戰略並非要全面贏得戰爭,而且要對美國的航母戰鬥群造成嚴重打擊。
 
  中國的戰略讓人不安。美國壓倒性戰術優勢可能會面臨威脅,作為回應美國建立“海空一體戰”作戰原則。據五角大樓稱,面臨著先進武器系統(由中國掌握)的挑戰,“海空一體戰”的目的就是確保美國具備擊敗侵略、維持優勢的能力。“海空戰”作戰原則包括,深入中國領土,摧毀其先進導彈、命令控制系統,並破壞其他偵察或情報收集平台,以防中國實行“反介入”戰略。之所以稱之為“海空一體戰”,是因為該戰略需要利用美國戰機、戰艦、衛星、信息能力、潛艇、導彈等武器系統,來保存美國的優勢,並“挫敗對手的作戰網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