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稱中國樓市生產過剩 有六千萬套空置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21 15:53:01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全國有6800萬套空置房,中國住房市場的現狀是總量已經過剩,一方面很多人沒有自己的房子,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人擁有許多空置房。”近日,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華博士會主席杜猛接受《國際金融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樓市已經出現典型的“生產過剩”危機。

  人民網報道,而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副教授定明捷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中國九成左右的非富裕人群,無力依靠正常的勞動收入購買住房。

  住房“生產過剩”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旗下擁有華創地產研究院、8848城市研究院,中華博士會則擁有超過1萬名來自北大、清華、復旦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國中國一線企業的博士會員。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的研究顯示,中國城鎮商品房存量已經超過240億平方米,全國空置住房總量已經達到6800萬套。“讓人不解的是,這些空置住房中,保障性住房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杜猛評價說,這表明,中國的保障房政策出現了重大的偏差。

  該研究顯示,中國住宅市場出現的“生產過剩”表現為三四線城市住房嚴重供過於求,以及一線城市貧富嚴重分配不公,以及諸多城市紛紛湧現的“鬼城”現象。
  
  根據對中國多個三四線城市的調查,研究者們發現,這些城市目前商品房供應已經嚴重供不應求。“比如說在中部地區某個四線城市,我們發現當地居民基本每個家庭都有2套以上的住房,有的家庭有3套甚至5套也很常見,而沒有住房的家庭幾乎沒有。即使這樣,這個城鄉總人口不到70萬的縣級城市,目前在建的樓盤超過30個,未來2年內將有超過5萬套住宅上市供應。”另一方面,大量當地人由於外出打工經商,紛紛湧入省會城市以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置業。

  杜猛表示,這樣的縣級城市在中國具有普遍性,它表明三四線城市的樓市供應已經嚴重供過於求。

  而在以京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中,這種供應過剩則表現得相當隱蔽。表面來看,全國60多個房地產熱點城市,近幾年來,樓市一直很火爆。價格飆漲,供不應求,深夜排隊搶房,日光盤現象屢屢出現。但是根據調查發現,這些城市的買房者,超過半數以上,基本上已經不是購買第一套住房。“在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比例更高,甚至超過八成。”杜猛表示。

  儘管政府出台了各種嚴格的限購措施,但是大部分的購買者都戲劇性地提供了符合購買資格的各種手續。這些手續包括補交或者造假的社保、戶籍等資料。很多購房者甚至通過假離婚的方式來獲得購房資格。

  杜猛表示,這表明,在一線城市,出現了住房資源嚴重分配不公的兩極分化,一方面富人占據了大量的房源,並以此作為投資工具,另一方面,普通勞動者望房興嘆。正是這種兩極分化,掩蓋了供應過剩的真實情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