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中國第二艘航母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2 00:54:33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最近美媒有文章指,當下建造第二艘航母的中國,未來可能還會有三或四艘新航母,相較之下,軍事預算大幅度縮減的美國正削減其航母建造項目,因此,文章建議採取另外兩種替代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改建迷你航母,即兩棲攻擊艦。

  10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院網站刊登研究院哈利•懷特(Harry White)的分析文章,分析中國在建航母對亞洲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文章表示,中國第二艘航母(中國第一艘本土製造航母)在建的消息引發了不大不小的驚慌。中國的這一動作及中國可以通過這艘航母做些什麼,值得觀察。北京在空軍力量的投射上仍存巨大限制,但新航母的到來將促進北京變得更加強勢,並向外界透露出更多北京希望在該區成為何種角色的信息。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艘航母對中國未來意味著什麼,該文章拿美國在過去幾十年間如何運用航母力量做借鑒。指出二戰後,多艘美國航母參與較大的局部戰爭,並成為美軍一股重要力量,助力美國在競爭激烈的區域投射硬實力。

  最近,美國航母成為美軍對缺乏防空能力或“區域拒止/反介入”(Anti-Access/Area-Denial, A2AD)能力國家投射空軍力量的重要手段。此外,這些航母是美國軍力的象徵,幫助華盛頓在多個局勢的升級中掌握控制。

  文章認為,中國不會有太大的不同。中國航母是實力的象徵,並給予中國在弱小國家面前更大的強制力,但中國在同等實力的國家面前,影響力可能還較為有限。若與美國或日本這樣海軍力量較強的國家正面對抗,則會給中國航母帶來不小的風險。在不久的將來,亞洲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中兩國均擁有足夠強大的反艦能力,使得兩國航母在彼此面前均形同虛設。

  文章還指,按照目前趨勢,包括日韓在內的亞洲重量級國家將越來越容易進行海上拒止行動(譯者注:Sea Denial,指阻止他人的海上力量,但不企圖控制該海域),隨之而來的是,制海權越來越不容易獲得。海上目標越容易被發現,其安全性能就越低。而在海上,沒有什麼可以比航母更容易被發覺。在日益強大的打擊力面前,航母戰鬥群的生存能力將日漸走低。隨著類似彈道導彈等尖端武器及技術的不斷發展,航母直面的風險與日俱增。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