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準備全方位進軍太空 俄媒感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2 09:18:05


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據俄羅斯網站6月10日文章稱,中國完成了為期105天的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閉合生態系統地基實驗裝置“月宮一號”密閉試驗。三名志願者從密閉艙中走出來。據報道,志願者吃的是自己栽培的5種糧食、15種蔬菜和1種水果,氧氣和水百分之百在艙內再生,生活垃圾被用作肥料。換句話說,中國載人航天飛行項目的研究員似乎成功製造出了全內循環的生命保障系統。

  據環球網引述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報網站6月10日報道,原題:《長征——中國準備全方位進軍太空》,文章感慨,俄羅斯廣泛宣傳的“火星-500”試驗和其他製造外太空飛行生命保障系統的嘗試都沒有做到這一點。這項試驗不是中國的唯一成果。這也回答了俄羅斯航天署為什麼選擇中國作為夥伴的問題。美國人已經被排除。當然,歐洲航天局是一個重量級機構,但是中國則是更有前途的太空搭檔。

  文章稱,負責俄羅斯軍工航天的副總理羅戈津也談到了將中國當做主要夥伴的問題。他透露:“我們將在6月底於哈爾濱舉行的中俄博覽會上與中國同行討論載人航天領域可能的新項目。”

  文章稱,毫無疑問,中國是俄羅斯在航天領域青睞的對象。那麼,中國航天到底怎麼樣呢? 

  文章認為,從運載火箭開始,中國精確地複制了“老大哥”的道路,它把從蘇聯獲得的第一批導彈變成了航天器發射工具。 

  從1970年到2000年,中國多次成功發射國產航天器。在洲際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研製出“長征”運載火箭。如今,該系列火箭已經發展到第9種型號,這是北京加緊建造的重型運載火箭。這種型號火箭能把最多133噸有效載荷送入低軌道,只比美國的登月火箭“土星五號”少6噸。相應的俄羅斯運載火箭目前還在計劃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