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金一南:中國今天面臨最大的危險是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0 09:54:25


 
  2008年6月底,“甕安事件”發生時,我正好在貴州省給省委中心組講課。石宗源書記那天沒來聽課,因為“甕安事件”發生後,石書記第一時間趕到前方處理突發事件去了。甕安縣縣委書記王勤平時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不進歌舞廳,上任7年讓甕安的GDP翻了一番,抓經濟建設可謂成績顯著。據說當石宗源書記追究責任找他談話時,他覺得冤得不行,說黨的要求我都做到了,GDP也翻了一番。石書記說,你現在不要講這個,你就說說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怎麼都讓群眾給燒了?

  我覺得,甕安出了那麼大的事,王勤被追究責任時之所以還感到“冤”,反映出其錯誤的政績觀和社會正義感的缺失。近年來,這種現象為數不少,一些人以為經濟發展就是一切,片面理解黨的工作重心,用利益取代正義,好像發展倒成了目標本身。這讓我想起恩格斯批評第二國際伯恩斯坦的話,“運動就是一切,目的是沒有的”。個別人為了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甚至不惜以犧牲社會正義為代價,最後導致原則模糊不清甚至喪失。

  “一切問題都能通過發展來解決”“以空間換時間”,這些提法和觀念近年來大行其道,包括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問題也採用同樣的辦法來解決,增大投入、促進發展這固然重要,但“用錢來擺平一切”的思路到底行不行得通?有些事究竟能不能依此來擺平?我覺得不行。

  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共產黨人在原則面前喪失了堅定性。導致在內部,一些群眾對我們產生了疑問、失去了信任;在外部,我們也失去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擁護和支持。

  段時間裡,我們致力於搞大國關係,想加入“富國俱樂部”。去年底,在一個學術討論會上,一個著名大學的著名學者公開講,中國人要有富人心態,要加入富人行列、跟富人在一起,不要老跟窮人混在一起。這種心態和論調,今天居然可以登堂入室成為我們的一種理論,真是豈有此理!

  這讓我想起1997年參觀美國西點軍校時的一件事。參觀期間,時任美國駐華陸軍副武官胡伯中校陪同我,他是西點軍校1978年的畢業生。當時,西點軍校的紀念館內陳列著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上甘嶺戰役中的537.7高地和597.9高地兩個模型。胡伯中校指著模型對我說:“我在西點上學時學過這個戰例。這兩個高地你們當時只有兩個連守衛,我們七個營輪番進攻,就是攻不上去,我不知道為什麼。”

  這件事給我印象極深。我們當年只靠兩個連守衛這兩個高地,但美軍七個營輪番進攻,就是攻不上去。而在今天,思想戰線的鬥爭也如同爭奪“高地”,我們還有沒有如此堅強的隊伍?還能不能在“炮火硝煙”中仍然高高擎起陣地上的旗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