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購蘇35新在何處:可自行解算航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5 11:32:21


資料圖:蘇35戰機滿載彈藥升空。
  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蘇-35S多用途戰鬥機近來再度成為中俄軍貿相關新聞的主角。圍繞該機的研製歷程及性能特點,俄方總設計師給出了頗具參考價值的點評。
 
  青年參考引述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近日刊發題為《俄企業期望加強與中國的業務》的文章,稱在即將舉行的2014年珠海航展上,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OAK)計劃展示蘇-35S“超側衛”戰鬥機,隨行的是一個由俄政府和航空航天系統官員組成的高級別代表團。更令人關注的是,包括俄副總理羅戈津在內的高級官員透露,對華出售蘇-35S的談判即將取得重大進展。各國軍事觀察家相信,類似表態的意義在於,“這是此項軍售談妥的更明確的信號”。
 
  就可能落戶中國的蘇-35S,外界到底對這款被形容為“4 ”代的戰機有多少了解?由於該機仍沿用蘇-27家族的傳統布局,不少人總感覺它跟不上以追求隱身特性為時髦的戰機設計思潮,那麼,俄羅斯人是如何看待蘇-35S的呢?
 
  最近,蘇-35S總設計師伊格爾·德明接受俄媒體專訪,披露了該機的發展歷程、設計思想轉變、以及上世紀90年代驚鴻一瞥的三翼面蘇-35(最初稱蘇-27M)、蘇-30系列和今天的蘇-35S之間的血緣關係,對軍事愛好者了解蘇-35S能起到指導作用。

  人機交互功能全面進化
 
  德明告訴俄國防部機關報《紅星報》,蘇-35的編號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用過,當時系指代蘇霍伊設計局首次試制的單座三翼面多用途戰機。不過,其測試進度受蘇聯解體影響,走走停停,最終在90年代中期被凍結,只有少量試驗樣機留了下來。
 
  該項目的失敗,原因之一是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不太成功。第一代蘇-35最初打算用信息管理系統取代傳統多用途戰機的第二名後艙飛行員(即武器控制員,西方稱“武器管制官”)。但在操作時,飛行員仍然需要在多用途控制面板(MFPU)中選定具體作戰情境,設定有關參數以及工作模式,然後,電腦才能根據這些信息進行輔助操作。由於每種情境下都有好幾頁信息要編輯,飛行員勢必無法專心駕駛飛機,該方案未被俄羅斯軍方接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