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四原因決定中俄不可能結盟 中國代價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02 09:52:31


 
  首先,中俄聯盟會與西方發生重大對峙,而中國和俄羅斯都不希望發生這種事情。這種對抗的長期成本將是巨大的。對於中國而言,其與美國之間至關重要的經濟關係會受到打擊,還將面臨大規模的資本外溢、外國直接投資大幅減少的問題,對行業發展而言必不可少的技術進口也會遭到禁止。這些後果會減緩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進而破壞中國的政治及社會穩定。與美國的衝突也會促使華盛頓試圖在亞洲平衡甚至遏制北京。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加強其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存在,並與中國的對手在南海及東海領土爭端問題上結盟。最有可能的是,美國還將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並支持中國內部的不同意見者。 

  對俄羅斯來說,其為對西衝突付出的成本相對較小,但仍然不可忽視。俄羅斯經濟已經嚴重受到烏克蘭危機的影響,如果西方國家強化對俄羅斯進入西方金融市場的限制,並禁止對俄轉讓俄羅斯能源部門所需技術。對於莫斯科財政而言更加糟糕的是,歐洲可能發起共同努力,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排擠“南流”(South Stream)天然氣管道等俄羅斯能源項目。與西方對抗的其他後果包括促使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莫斯科非常擔心這一點。與華盛頓之間的武器競賽會讓俄羅斯付出毀滅性代價。簡而言之,中俄聯盟的成本將會很高,除非絕對有必要,否則莫斯科和北京都不會願意承擔這種代價。 

  其二,在目前這個階段,中俄聯盟不會給中國帶來最大利益。中俄聯盟對中國的好處不及該聯盟給俄羅斯帶來的好處,因為中國很強大,能夠輕而易舉的與美國抗衡。然而,對中國而言,為對抗西方國家付出的代價要更大,因為北京與西方國家有著更加密切的經濟關係。與俄羅斯結盟也將迫使中國政府放棄其長期以來一直奉行、而且行之有效的“合作與競爭共存”的政策,代之以代價昂貴的對抗關係。 

  其三,中俄關係中充滿了不信任和利益衝突。可以預見的是,實力較弱的俄羅斯更加不信任中國,因為其必須面臨著中國在其東部邊境崛起的情況。很多俄羅斯觀察家擔心,俄羅斯會逐漸淪為中國的經濟附庸國,變成一個欠發達的自然資源來源。對他們來說,與中國結盟會讓俄羅斯在政治和經濟上依賴於北京,開放俄羅斯遠東地區逐漸被中國吸收的大門。北京也不信任俄羅斯,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歐洲中心論”國家,與西方國家間的關係複雜,可能會為了與歐洲之間的關係出賣中國。中俄兩國複雜的歷史關係,以及雙方圍繞各種能源項目在十多年的時間裡討價還價的事實,也令兩國相互猜忌。除了不信任,兩國間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存在利益衝突。俄羅斯擔心中國在中亞日益增長的經濟及政治影響力,努力平衡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的影響力,防止組織成為一個由中國主導的經濟共同體。這種努力與北京為強化與中亞國家之間經濟合作而推行的“西部大開發”和“新絲綢之路”政策背道而馳。俄羅斯軍售是兩國關係緊張的另一個緊張點。莫斯科對越南等競爭對手出口武器,而且不願意對中國出口最現代化的防務系統,都令中國感到不滿,而俄羅斯則擔心中國會“盜竊”其最先進的武器系統。自然,所有這些利益衝突都會暫時減輕,因為面臨西方國家在武器出口等方面的制裁,俄羅斯需要緩和與中國的關係。不過,兩國間的利益衝突勢必會再次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