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對敘利亞政策轉趨強硬意欲何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4 09:05:30


 
  二是向俄羅斯傳遞強硬信號。以“親俄”形象示人的特朗普上台後,曾試圖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但由於美俄間存在的一系列結構性矛盾難以調和,以及美國國內反俄力量的強力掣肘,美俄關係在經歷短暫回暖後重新轉冷。在敘利亞問題上,美俄雖然都有打擊恐怖主義的訴求,但雙方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分歧和矛盾,難以開展有效合作。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為重要的盟友,為了保住巴沙爾政權,俄羅斯可謂不遺餘力,動用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軍力。美軍直接出手打擊敘政府軍,可以說很不給俄羅斯面子,其行動實際上是向俄羅斯表明,美國既不會輕易將敘利亞拱手相讓,也不會向俄羅斯作出過多妥協,自己仍有足夠實力與現在處於上風的俄羅斯一較高下。

  三是向美國政界和民眾展現硬派作風。自就任總統以來,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民意支持率一直比較低迷,其推行的各項內政外交政策也處處碰壁,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因此,一次乾淨利落的海外軍事行動,就成為特朗普展現強勢作風、改變執政形象的最佳戲碼。事實也證明,此次對敘軍事行動得到了共和、民主兩黨的一致支持,據民調顯示一半以上的美國民眾對軍事突襲敘利亞也持肯定態度,特朗普的“軍事冒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四是服務於特朗普新中東政策的總體布局。特朗普上台後,對奧巴馬政府的中東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一方面修復和鞏固與以色列、埃及、土耳其等傳統盟友的關係,另一面則對奧巴馬時期關係有所改善的伊朗持敵視態度,多次威脅撕毀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敘利亞是伊朗的重要盟友,也是中東什葉派同盟的核心成員,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朗調配了大批精銳部隊入敘支援巴沙爾政權。美軍突然打擊敘利亞,既對在敘利亞境內頻繁進行軍事活動的伊朗是一種不小的威懾,令其不得不顧慮到自身也遭到美國打擊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向美國的地區盟友們宣示立場和行動能力,表明美國在中東的領導地位和戰略存在並沒有遭到削弱。

  就目前看,美國的敘利亞政策雖轉趨強硬,但其在短期內對敘直接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可能性依然較小,制裁和政治施壓仍將是美國採用的主要手段。同時,美國對敘利亞政策重走強硬路線,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在敘利亞問題上沒有找到一條新路,美國對中東政策一直奉行的霸權主義、干涉主義思路也並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當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雖已遭到沉重打擊,但恐怖勢力依舊猖獗,各類恐怖襲擊頻發,反恐仍是國際社會的第一要務。一些美國官員近期強調,打擊恐怖主義仍是特朗普的首要選項,但其反恐路線是否能得到有效貫徹卻令人存疑。美國今後如果將主要矛頭對准敘利亞政府,不僅會模糊反恐戰爭的焦點,還將進一步造成世界反恐陣營的分裂,從而使恐怖主義獲得喘息機會,甚至趁勢反撲。這既有可能導致敘利亞局勢再次惡化,對整個中東地區的安全環境也將造成負面影響。(來源:中國軍網;作者:劉林智——系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