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烏衝突,歐洲的心態變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3-09 15:48:18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俄烏衝突被歐洲稱為“至暗時刻”,歐洲歷史的“分水嶺”“轉折點”,歐洲對俄羅斯制裁之狠,反映了歐洲所受刺激之大。目前,俄烏衝突遠未塵埃落定,根據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評估,可能還會“更加糟糕”,對歐洲的影響也僅初步顯現。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場危機將改變歐洲。

  首先,歐俄全面對抗陰雲再起。

  冷戰結束,隨著首輪歷史性東擴成功在望,歐盟在2003年底出台的首份安全戰略文件中,開門見山地抒發了“歐洲從未如此繁榮與和平”的喜悅,發出“大規模軍事入侵威脅”不再的宣言。彼時的歐俄關係正以雙方規劃“四大共同空間”(共同經濟空間,共同自由、安全和司法空間,共同外部安全空間,共同科教文化空間)藍圖而攀升至冷戰結束後的巔峰。

  2008年的俄格衝突及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令歐俄相互認知持續惡化,戰略互信一再下降。但在相當長時期內,歐洲對俄羅斯緩和仍有政策空間,特別是雙方能源依賴不減反增。

  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持續強化北約存在,並在烏克蘭問題上罔顧俄方安全關切,由此最終令俄烏衝突以完全顛覆歐洲對俄認知的方式爆發出來。

  俄烏衝突爆發後的短短數日裡,歐盟對俄制裁連升三級,首次動用SWIFT“金融核彈”對俄羅斯嚴加制裁;德國與歐盟均已打破歷史禁忌,對衝突一方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瑞士、瑞典與芬蘭等具有中立傳統的國家均紛紛加入歐洲制裁行列。歐洲國家舉兵前壓東部邊界,與北約聯手強化對俄羅斯的軍事威懾。在此背景下,馬克龍2019年提出的北約“腦死亡”論不攻自破,歐洲國家擴軍備戰之風再起,歐盟也會持續加強與俄羅斯在烏克蘭、摩爾多瓦、格魯吉亞等雙方共同鄰國地區的爭奪,歐盟的中東歐成員國再成北約與俄羅斯對峙的前沿陣地。此外,在敘利亞、利比亞、馬里等歐盟南鄰地區,歐俄博弈之勢也在不斷加劇。

  其次,歐洲發展進程必將受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