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空軍大力推動任務式指揮透視
http://www.CRNTT.com   2023-08-25 11:12:40


 
  把准任務式指揮的關鍵

  任務式指揮是指揮控制領域的一種新方法。其給現代戰場帶來的衝擊正逐漸顯現,各國都在加緊該領域研究追蹤,力求爭取最大主動。

  汲取傳統智慧,發揚互信、擔當、主動作為的作風。任務式指揮與傳統意義上的分散式指揮,其目的基本一致,都是要讓下級指揮員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在快速變化的戰場中高效決策,以奪取決策優勢。回顧我軍戰史,1948年10月,遼沈戰役中的胡家窩棚之戰某種意義上可稱為“任務式指揮”的成功典範。這場經典戰例中反映出的我軍各級互信、擔當、主動作為的作風,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繼承發揚好我軍優良傳統作風,要從日常演訓中做起。在部隊日常演訓和管理中,存在著“領導不放手,基層不上手”的現象。長此以往,進入實戰,行動若超出指示範圍,指揮員通常會求助於上級,請求許可。然而,未來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指揮員如若習慣性事事依靠上級指示,自主指揮能力不足,難免會落於下風。這種能力需要在演習訓練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和培養,需要在日常演習訓練當中逐漸養成。

  借鑒相關作戰理念,優化完善指揮控制組織模式。現代戰爭條件下,組織大規模、長周期、高強度的空中作戰並非易事,作戰指揮能力上不去,一切都無從談起。從外軍的發展實踐來看,其受兩方面制約的矛盾日益明顯。一是作戰指揮控制流程不夠完善,分層分級的指揮模式不夠健全。二是以控制為主的指控方式無法適應現代高強度空中對抗。那麼,面向未來戰爭,該如何去優化完善指揮控制模式呢?有效的辦法是,應充分考慮不同強度的對抗環境,借鑒任務式指揮的相關理念,優化完善原有指揮模式,構建適應未來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指控模式。

  打造開放系統架構,為指控系統靈活重組打下堅實基礎。要實現任務式指揮,需要整個體系的指控能力升級。一方面,需打造開放式架構,提升系統靈活組裝和適變重組能力。另一方面,需推動節點要素化,促進數字空間作戰資源重組。實現作戰實體的節點要素化,就是將作戰實體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化、標準化,使其更容易便捷地被其它平台調用。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作者:費愛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