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解讀中國艦載機起降:一次成功技術可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8 14:26:00  


 
  李傑(軍事專家):中國艦載機降落時,尾鈎準確鈎住第二根阻攔索,表明飛行員對飛機的操控能力很強。大中型航母上一般有四根阻攔索,戰機降落時通常會選擇掛在第二或第三根。因為如果對准第一根,飛機降落點太靠近甲板後緣,可能導致高度過低撞到航母尾部。如果對准第四根的話,留給飛機的減速空間就比較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艦載機飛行員成批著艦成功,表明他們事先通過大量的通場和觸艦複飛等訓練,把相關技術練到了家,也證明中國自行鑽研出的著艦技術很可靠。

  艦載機著陸除了飛行員的努力外,還需要航母上其他人員的配合。航母上起降需要的人員配備類似陸地機場,但也有很多特殊要求。航母空間狹小,跑道長度只有地面機場的1/10,地勤人員必須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飛機燃料、彈藥的填充。著艦過程中,指揮塔台上的管理人員、甲板上的著艦指揮官、甲板下的阻攔索操作人員的協同動作必須準確無誤,救護等崗位也要隨時做好準備。

  艦載機起降成功意義何在?

  李傑:這次艦載機著艦和起飛成功,代表著中國航母實現了艦機的有機結合。此前9月25日“遼寧艦”的服役儀式,只是象徵向海軍交付了這艘航母的艦體。實現首次成功起降的這批飛行員,代表著中國航母已經擁有相當數量的合格飛行員群體,他們正在不斷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技術,因此這次可以說是跨越性的步驟。

  艦載機起降成功,也預示著航母這個艦種未來將作為龍頭,提攜整個中國海軍向綜合化、信息化、立體化方向前進。中國海軍有了航母、艦載機,未來還會有航母編隊,它們將組成綜合作戰體系,有利於中國海軍克服近海近岸作戰的缺陷,走向中遠海。走向遠洋的海軍編隊不僅將有航母,也包括兩栖攻擊艦等大型艦艇,這種作戰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將海空力量聚合到一起。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海軍是一個高技術兵種,光飛行員的訓練就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此外這個過程也不是光靠一艘航母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艘航母和大批相關艦艇的配合。

  徐勇凌:國外艦載機飛行員在著艦時曾出現過各種險情,而我們能夠一次成功,顯示中國在這類高風險任務上的可靠性是世界一流的。無論是載人航天、戰機試飛,還是空中加油、艦載機著艦等,中國在這些零經驗、高風險領域的“第一次”很少失誤,國人應該為之驕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