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媒稱殲-10B成解放軍四代機成功基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30 09:46:26  


 
  美國專家在分析中國軍事航空製造業的積極發展動向時認為,這種發展得益於中國針對西方工業領域非常有效的、目標明確的網絡信息偵察活動,但是發動機製造技術仍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因為中國所有現代化戰鬥機至今仍然被迫配備俄羅斯航空發動機。至於網絡信息偵察活動對中國軍事科技的進步起到了何種程度的促進作用,現在難以評價。不過西方聲稱企圖向其計算機網絡滲透的企圖是一種經常性威脅,主要來自中國。但是在2006年之前西方一直未能發現,而中國近年來披露的新型軍用飛機和武器裝備主要是此前一個階段研製的成果。此前航空作戰裝備領域的合作是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前景方向之一,俄方曾經考慮過與中國合作聯合研製第5代戰鬥機的可行性問題,項目費用預計為120-150億美元。俄方多次建議中方為此共同努力,但是沒有得到中方的支持,或許中國情報機關特種信息分隊當時已經成功獲得了必要的情報,進入了參與美國第5代戰鬥機F-22和F-35研製項目的龍頭公司的計算機網絡,掌握了美國隱形戰鬥機的詳細信息和技術,包括隱形材料、表面輪廓處理方法、艙門結構、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孔徑等,並在殲-20、殲-31和殲-10B戰鬥機上應用。至於中國在新型網絡武器領域的成功是否成為拒絕俄方建議,迫使俄與印度合作研製第5代戰鬥機的原因,現在還無從探究。

  西方專家認為,非常明顯,網絡信息偵察活動是對無線電技術偵察和飛機空中偵察最有價值的潛在補充,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數據可以包含更多更詳細的技術信息,可以自由傳遞給終端用戶,而且相關情報人員還不會有人身危險。

  俄媒稱,如果認同西方專家的上述觀點的話,認為中國軍事航空製造業近年來的成績在較大程度上得益於行之有效的網絡信息偵察系統,那麼為什麼航空發動機技術至今還是中國航空工業的攔路虎呢?美國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在於西方國家在為軍用飛機研製和生產可靠的高科技發動機時,主要依靠系統分工極為精細並且受到嚴格控制的供應商基地,此舉只能保證美、歐、俄這些世界航空製造領域的龍頭國家才有能力供應高科技發動機。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說以前軍事航空製造業的超前發展促進了民用飛機發動機領域的進步的話,那麼今天商業發動機市場為了保證較高的性能和壽命,已經開始使用軍事發動機製造技術,但是中國發動機研製企業暫時還沒能進入相關部件和技術的供應鏈條,因此無論中國獲取的西方情報信息多麼廣泛,但是在航空發動機製造領域的進展仍舊落後,至今仍有很難克服的差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