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戰艦信息化改造後具遠程攻擊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8 09:57:54  


最新加入中國海軍的051C級116號驅逐艦。(資料圖)
  放眼未來海戰場,電子系統成為信息化戰艦的“千里眼”、“順風耳”,在戰艦武器裝備結構中越來越有“分量”。在海軍南海艦隊某保障基地,有一支擔負資訊化戰場條件下戰艦電子系統搶修的特殊部隊——通信雷達聲納修理廠的技術人員,他們被艦艇水兵們譽為確保戰艦“耳聰目明”的“安全守護神”。

  初夏的一天拂曉,南海某海域風平浪靜,剛完成資訊化改裝的某型導彈驅逐艦新型雷達開機,嚴密捕捉著警戒區內的可疑目標。

  突然,該驅逐艦朱艦長連續下達命令:“發現敵艦!”“鎖定目標!”“發射導彈!”頃刻之間,只見導彈拖著長長的紅色尾刺直沖蒼穹,在海天之間勾畫出優美的弧線。數十秒後,雷達螢屏上赫然顯示:直接命中“敵艦”!

  “真是太棒了!”朱艦長對隨艦保障的海軍南海艦隊某通信雷達聲納修理廠廠長徐湘琴感慨地說道。

  徐湘琴望著徐徐轉動的雷達,也頗有感觸地說:“長期以來,由於機械化戰場的條件局限,一直把戰艦的速度、火力配置作為決戰決勝的主要標準,裝備維修保障也長期在改進戰艦的動力裝置和軍械武備方面精雕細琢。但隨著高新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子系統已成為信息化戰場條件下戰艦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新型戰艦變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了,遠距離打擊成為現代作戰的主要模式。”

  朱艦長贊許地點點頭,說道:“剛才,我艦使用改裝的電子資訊系統進行超視距偵察和精確制導的實兵演練,讓戰艦的作戰效能成倍增長。過去改裝戰艦動力裝置能快個10節8節的,可如今戰艦跑得再快也快不過‘長了眼睛’的導彈啊!”

  信息化條件下的海上較量,要求戰艦能夠“先敵發現,先敵發射,首發命中”,而電子系統作為戰艦的“耳目”舉足輕重,至為關鍵。海軍南海艦隊某通信雷達聲納修理廠官兵們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為此,他們大抓信息化條件下的裝備維修保障訓練,在部隊內部籌建了局域網,實現了科室與維修保障車間的聯網。去年,該廠又投入數百萬元,購買了數套多功能先進科研設備,建成了6個科研設計室,為官兵搭建了錘煉信息化素質的平臺,大大提高了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效率。

  該廠以“戰艦維修急需什麼就積極練什麼”為保障目標,採取主動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先後選派6名科研人員到國外深造,學習和掌握國外電子裝備的維修保障方法,首次實現了某新型雷達在無“外援”條件下的優質保障。

  如今,為使戰艦變得更加“耳聰目明”,該廠一支由10名高級工程師、5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保障隊伍,常年馳騁在千里海防線上的維修保障一線,為戰艦隨時遂行信息化戰場的作戰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電子資訊保障。(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