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海軍已形成無碼頭海岸雙向補給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8 15:14:01  


中國海軍新型戰艦群。(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16日,東海某海域灘頭,海上戰艦列陣,岸上戰車穿梭。海軍第一個野外輸油管綫大隊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穿插迂回,縱橫馳騁,一條條油龍從岸灘入海,在無碼頭依托的條件下源源不斷地爲海上戰艦補充“血液”。與此同時,從海上油船到岸灘之間架設起一條油料輸送通道,成功地在海岸灘頭開辟油料保障前進基地,爲後續登陸部隊實施油料補給。此舉標志著這個大隊已形成了無碼頭海岸雙向補給能力。 

  解放軍報報道,據正在現場指揮的大隊長方引介紹,海軍第一個輸油管綫大隊從組建到形成戰鬥力,僅用了短短幾年時間,主要得益于部隊確立了“以探索現代海戰油料保障新模式爲牽引,帶動戰法訓法和新裝備訓練協調發展”的訓練思路,通過不斷挖掘裝備潜能、創新訓練模式,推動了以無碼頭補給爲核心的一系列野外補給訓練方法向實戰化轉型。 

  走進野外補給指揮中心,在戰場監控屏幕上,一幅充滿實戰氣息的練兵圖躍入眼簾:“敵”方突襲,我軍港內多座碼頭被毀,首戰歸來的艦艇急需補充燃料,野外補給分隊迅速占領岸灘有利地形,“三車一組”機動補給裝備及時展開,輸油管綫搭乘沖鋒艇飛舟跨海,在風浪中准確與戰艦完成對接。不長時間,兩艘護衛艦完成燃料補給重新駛向“戰場”。 

  方引告訴記者,爲提高部隊快速反應和機動作戰能力,他們立足現有裝備,積極采取嵌入、嫁接等方法整合訓練資源,著力探索適應現代海戰的訓法戰法。部隊每年有4個多月時間在陌生灘頭、海域上開辟補給陣地,在岸灘、叢林中設置險惡戰場環境,在荒野、浪濤中磨練過硬保障戰法,“戰場”開設時間比大綱規定的大大减少,中間泵站開設時間比過去縮短了一半。部隊組建以來,先後參加總部、海軍和艦隊組織的重大演習10餘次,圓滿完成任務,具備了較强的野戰油料補給綜合保障能力。 

  “形成無碼頭海岸雙向補給作戰能力,是海軍部隊戰鬥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大隊政委高爾健告訴記者,爲滿足未來作戰保障需要,他們還在部隊全面推行“政治幹部學軍事、技術幹部學指揮”的複合型人才培養計劃,使人才儲備可以同時滿足多批次、高强度野外作戰保障需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