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刊:日本已淪為貧窮大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3 13:53:44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大公報援引最新一期日本“經濟學人”周刊文章稱,要日本人承認日本雖是經濟大國,卻也已是貧窮大國的事實。報道表示,日本上上下下向來不承認日本有貧窮,將貧窮淡化為差距,甚至根本忘記貧窮這回事,但金融危機凸顯這個問題,日本不宜再自欺欺人。文章摘錄如下:

  貧窮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加深。在泡沫化以後的長期經濟低迷中,政府為了舒活企業,逐步放寬對解雇的限制,許多企業於是把正規雇用改變成非正規、約聘式雇用,也就是日文所謂“派遣人員”。2007年,派遣人員已達1890萬人,占日本勞動力三分之一以上。同時,國家財政重建的論調高唱入雲,社會安全保障的經濟漸被削奪,本來已經不健全的社會安全網由此益趨脆弱。

  越來越多擔當家庭支柱的男性淪為派遣人員,一旦從派遣再陷入失業,下場就是街友。日本的派遣工人有事做才有工資,而且大多數沒有保險,有保險者,理賠條件極苛,只有兩成人有幸拿到。他們也住不起房子,日本很少廉租房,無屋者不露宿街頭,只有當“網咖難民”。

  今年3月,日本失業率4.8%,增加速度創1967年以來新高。

  失業者可以向厚生勞動省求助,但通常不獲回音。日本從1960 和70年代成為工業大國,就以沒有貧民的中產階級社會自視,一般人賤視貧民,認為貧窮全因懶惰,政府的同情更少。看出問題者,至多承認那是“差距”。

  根據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最新的這方面資料,日本在2005年的貧窮率就以14.9%在OECD三十國里排第二(第一是美國,17.1%)。但一直到金融危機,日本人才漸漸不將貧窮美言為“差距”,而正視貧窮就是貧窮,承認貧窮不盡出於懶惰,而有其制度、結構成因。

  貧窮不單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日本有些律師、工會和街友在2007年成立“反貧窮網”,今年1月,五百多名失業在東京日比穀公園扎營,和厚生勞動省打對台,數千志工前往協助,促成政府為貧民搭建臨時栖身之所,總算有個微末的開始。接下來,就看政府是否回心轉意並提出配套政策。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