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徐焰少將:國慶閱兵展現國防力量全面均衡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3 13:39:02  


 
  從此次閱兵的徒步方隊看,陸軍與海軍基本人數相當,空軍雖少了一個方隊卻有空中梯隊彌補,二炮徒步方隊則首次參閱。作為閱兵亮麗風景線的女兵方隊,也改變了前兩次國慶閱兵時只有陸軍女衛生兵的狀況,而由陸海空三軍同等數量的女兵構成。在裝備方隊中,海空軍和二炮分隊的比例也與陸軍基本相當。

  國慶閱兵是展示國防力量發展水平的一個窗口,從中也可以透視出國家武裝力量構成及建軍指導思想。

  新中國在解放初期因綜合國力弱,對花費昂貴的海空軍無力投入太多建設費,戰略思想主要立足於內陸防禦,建軍重點不能不放在傳統的陸軍上。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的變化也使國家武裝力量的建設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這使中國軍隊的建設由過去的數量規模型轉變為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轉為科技密集型。從上世紀70年代後期直至2005年,中國軍隊總共進行了6次大規模的裁軍,解放軍的員額由原先的640萬人減少到230萬人,部隊的質量和戰鬥力卻有了大幅提升。今年參加閱兵的人數也由以往的1萬人以上減少到8000多人,參閱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卻遠非昔比,這也正是新時期建軍指導方針的一種體現。

  自2004年以後,在兩年一度發表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都已明確指出,中國軍隊的建設以信息化為中心,各軍兵種的戰略任務和發展方向也有了重大變化。陸軍的發展方向強調全域機動,裝備也以快速機動、立體突擊為基本要求;海軍的發展方向由過去的近海防禦擴展到遠洋防衛,從距海岸不遠的“黃水”走向“藍水”,在裝備體系上則要形成海空一體、有遠程攻擊力的裝備體系。空軍為適應“攻防兼備”的新發展方針,裝備的發展則要適應空地結合、攻防兼備的需要;二炮作為國家強大的戰略打擊和核反擊力量,發展目標是建設核常兼備、射程銜接的地地導彈裝備體系。以上這些要求,在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的亮相中也得到全面展現。

  此次國慶閱兵的威武雄壯陣容,特別是30個裝備方隊和12個空中梯隊,還形象地展示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武裝力量已經基本建成了新型主戰裝備、電子信息裝備和保障裝備協調發展,具有本國特色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在未來的軍事鬥爭中,人民解放軍不僅還能保持“陸戰猛虎”的傳統,還會以“遠洋蛟龍”和“空中雄鷹”的姿態形成前所未有的遠程作戰力,二炮作為“刺破青天鍔未殘”的高天利劍,更會發揮其震懾一切外敵的威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