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專家:從近海跨入遠洋,中國航母圓夢不遠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5 12:25:46  


趙楚:上海國防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國際戰略問題和軍事戰略問題研究。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俄羅斯曾向烏克蘭提議,由俄羅斯完成“瓦良格”號的建造,但是完成後船要歸俄羅斯。由於俄方僅願意承擔剩餘30%的建造資金,而烏克蘭則認為船已經歸我所有,所以堅持要求全款,雙方最終沒能談妥,拖延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烏克蘭決定將“瓦良格”號作為廢金屬物品拍賣。

  上世紀90年代後期,澳門的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公開競標,以商業用途的形式將“瓦良格”號購入。據海外媒體報道,“瓦良格”號如今正在我國北方的一個造船廠進行改造。

  新聞晨報:“瓦良格”號在到達中國之前並沒有建造完成,有人說我們其實只是買了一個殼子,也借改造的機會實踐我們自己的航母建造技術,您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趙楚:“瓦良格”號是作為廢舊金屬物品被拍賣的,它不是作為一艘戰艦出售的。一般來說,對於摸索航母的設計和建造技術,通過對舊航母艦船進行測繪和拆解,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知識。

  烏克蘭出售的根本不是一艘航母,僅僅是一個廢舊船體,而且還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和拆解。如果完成對“瓦良格”號的改造,實際操作上等於重建一艘航母。而且受既有船體及原設計等限制,加之需要整合新的技術和設備使之與舊有船體匹配,應該說比重新設計和建造的難度更大。

  ■“瓦良格”號的工藝和技術

  滑躍式起飛是亮點

  新聞晨報:與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航母相比,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瓦良格”號,現如今會不會顯得太過陳舊?是否存在一些技術短板?

  趙楚:最初建造這艘航母時,按照當時前蘇聯的技術水準和自身需求,採用的技術和工藝都是最為先進的,“瓦良格”號的姐妹艦“庫茲涅佐夫”號目前還在俄羅斯海軍服役。

  但是這兩艘同樣來自前蘇聯的航母,都沒有解決艦載機起飛的彈射技術。與美軍航母的彈射式起飛相比,“瓦良格”號和“庫茲涅佐夫”號都需要利用甲板一定角度的上翹(一般12度或者14度),採取滑躍式起飛。

  除此以外,作為一艘六、七萬噸級的中大型航母,前蘇聯的航母載機量與美軍的航母相比也較為有限,最多能載機60架,正常使用的大概40-50架,而美軍的一些航母可以達到100架左右。雖然類似蘇-27這樣的大型戰機也可以在“瓦良格”號和“庫茲涅佐夫”號上起飛,但戰機載彈量卻很受限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