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媒回顧中國航母誕生歷程:下個目標自行建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7 00:17:38  


停泊在大連造船廠碼頭的“瓦良格號”航母。(資料圖)
  以首艘航母的亮相為標誌,中國海洋政策的變遷,被視為它維護自身海外航運、能源運輸以及海外公民安全的必然結果。

  對每一個關注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的人來說,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曾經的“瓦良格”號都是難以回避的熱門話題。從蘇聯的“遺腹子”到傳言中的水上賭場,再到中國海上力量崛起的象徵,在過去20多年裡,這艘命運坎坷的巨艦經歷了多次角色轉變。近日,美國《商業周刊》刊登長篇特別報道,回顧了該艦從建造、易主直到“複活”並最終駛向大海的歷程。中國青年報在此選取原文部分內容編譯如下,不代表證實或贊同其中觀點。

  被當作廢鐵低價拍賣

  買下“瓦良格”號的香港公司稱,將在澳門把該艦改裝為“水上飯店兼賭場”。

  這是一艘排水量65000噸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航空母艦,長達1000英尺。作為蘇聯曾經的寵兒,“瓦良格”號體型中等,搭載若干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相比之下,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無論噸位還是載機數量都更勝一籌。1988年,該艦的鋼鐵軀殼在烏克蘭的造船廠與大海頭一次接觸,此時,距離它正式服役的預定時間還有幾年。

  1991年,蘇聯成為歷史,“瓦良格”也成了烏克蘭政府名下的財產。經過多年施工,它獨特的身姿此刻已經展露無遺,包括艦首高高翹起的滑躍甲板——用來縮短戰機起飛的距離。儘管如此,該艦依然缺少諸多關鍵設備,譬如動力系統和電子儀器——它們的安裝工作,都隨著蘇聯的四分五裂而無限期擱置了,“瓦良格”龐大的身軀只能在港口中一點點生銹。

  6年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烏克蘭官方終於決定組織一場拍賣,為這堆無用的“廢鐵”開出2000萬美元標價。1998年,一家名為“創律”的香港公司成為中標者,公司老板表示,他買下“瓦良格”號,為的是把它從黑海拖回澳門,在那裡將該艦改裝為“水上飯店兼賭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