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中國航母最早2017年形成戰鬥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0 10:41:21  


 
  戰後美國航母的發展是從福萊斯特級大型航空母艦開始的。以開工最早的“福萊斯特”號為例,其於1952年開始建造,兩年半後,即1954年底試航,又過了不到1年,即1955年10月開始服役。

  1956年,美國開始建造“小鷹號”航母,歷時3年半。從下水試航到服役用了1年時間。其後的幾艘“小鷹級”航母的建設速度逐漸減慢,直到降至兩年半,從試航到服役通常都只用1年多的時間。但建造尼米茲級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時,情況有所不同,該級別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一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0萬噸左右。第一艘該級別的航母“尼米茲號”從試航到服役用了3年的時間,其後建造的9艘航母,除了“亞拉伯罕.林肯”號用了1年9個月的時間,其他都用了2-3年的時間。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顯示,“瓦良格”號並不比尼米茲級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噸位大,其滿載排水量比“福萊斯特”號還少1萬餘噸。從艦載機的數量上看,“尼米茲號”配86架艦載機、可攻擊飛機和截擊敵方的巡航導彈、兩台核反應堆、8台8000千瓦汽輪發電機、SPS-48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等先進裝備。而“瓦良格”僅為中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非核動力航母。綜合分析,其技術難度當小於尼米茲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如正常的話,其試航時間不會用兩三年的時間。

  不過,並不是沒有極端的例子。以西班牙的首艘航母——“阿斯圖裡亞斯王子”號航空母艦為例,其於1982年5月22日下水,但6年後的1988年5月30日才編入海軍服役,其間過程之所以曠日持久,是因為需要對指揮和控制系統不斷進行改進,以及增加一座司令艦橋以滿足擔當指揮艦的需要。

  但今年全國兩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海軍副司令員徐洪猛透露,“瓦良格”號海試非常順利,有今年服役計劃。依此判斷,“瓦良格”號當可以正常技術速度完成海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