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軍8支“國家級”應急救援隊全部形成戰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6 18:57:48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解放軍報報道,今年七八月間,全國防汛形勢嚴峻。暴雨之中,洪峰之上,一支操舟駕船的“紅臂章”部隊奮勇爭先。他們作風過硬、裝備精良、技術嫻熟,搶險、救護樣樣精通,成為受災群眾的主心骨。

  這正是活躍在受災地區的解放軍各支抗洪搶險應急部隊。執行救援任務時,他們統一佩戴“鈎鎬與船槳”圖案和“KHYJ”字母組成的紅臂章。他們是我軍負責組建的8支國家級應急專業力量“國家隊”的一個組成部分。

  2008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了《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規劃》。2009年初,8支“國家隊”正式組建,總人數5萬人,加上各軍區組建的9類4.5萬人的省級應急專業力量,中國軍隊形成了陸、海、空全方位救援的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力量,並於2010年底全部形成了戰鬥力。

  解放軍遂行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任務有了專業隊——

  各部隊裝備精良,直升機、大型工程機械、野戰醫療設備和生命探測儀等先進裝備設備普遍配備。總參謀部將非戰爭軍事任務訓練,寫入新的軍事訓練大綱,列入軍事訓練考核內容。水電、爆破、道橋、空降、機降等專項訓練寫進專業分隊訓練大綱,針對抗擊多種自然災害的諸軍兵種聯合演練定期展開。目前,各支專業力量已基本具備快速反應能力、兵力投送能力、專業救援能力、指揮協調能力、綜合保障能力和政治工作服務保證能力。

  在8支“國家隊”中,工程兵部隊以其獨有的專業技能、技術優勢和裝備特點,成為骨幹力量。所屬19支抗洪搶險應急部隊,主要由工兵和舟橋專業部隊構成,承擔全國7大流域、9條江河和兩大湖泊的抗洪搶險任務。經過12年發展,19支應急部隊已錘煉成抗洪搶險突擊力量。工程兵部隊還有8支交通應急搶險隊和1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搶險救災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某集團軍工兵團利用舟橋裝備,在紫坪鋪水庫強行開設門橋渡場;利用4個80噸門橋,打通了通往映秀鋁廠的“水上通道”;爾後又連續奮戰47小時,打通了映秀鋁廠至震中映秀鎮的“陸上生命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