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軍報評空軍殲7墜毀:雄鷹折翅 須承受之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7 10:19:55  


 
  北京郊外的中國航空博物館,矗立著一座形似雙翼的空軍“英雄牆”。牆體背面,鐫刻著為中國空軍事業犧牲的1747位飛行與空勤人員的英名。這是個勇敢者的群像,除了空戰烈士外,其中絕大多數犧牲在和平年代的飛行訓練中。從遠處看,這些按照犧牲年月順序排列著的英名,仿佛一個肅穆而勇敢的軍陣。

  好飛機是設計出來的,更是飛出來的。航空裝備是集聲、光、電、機械等多個學科以及飛控、動力、導航、火力、通信等精密系統而成的複雜體系。外軍一位空軍將領說:“當我們穿上這身軍裝,就存在風險——航空固有風險、執行軍事行動固有風險。”

  有關記錄顯示,從1982年起,作為美國空軍主力戰鬥機的F-16每年的墜毀事故超過了13起,而F-15戰鬥機每年的一等事故也達到了3起。就連美國最先進的F-22隱形戰機也在8年內連摔了4架。對於僅僅計劃裝備183架的F-22來說,這一事故率已經不能算低,但是美國空軍以此換來了新型戰鬥機最快形成戰鬥力的紀錄。

  世界公認的最強空軍都如此,何況其它處於“脫毛換羽”轉型階段的空軍?事實告訴我們,在通往空軍強國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加大訓練強度、增加一線飛行員的飛行時間、用接近實戰的心態投入訓練這一條路。當然,高強度的訓練是一把雙刃劍,在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同時,也會帶來不可預知和難以避免的事故。

  當前,我國空軍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除了用更科學的方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獲之外,我們還應有勇於承受事故的堅強神經。某種意義上,只有直面並承受雄鷹折翅之痛,才能讓雄鷹經風雨、受錘煉,更加勇敢地飛得更高、更遠。

  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本月4日向媒體證實,一架殲-7飛機執行訓練任務時在廣東汕頭墜毀,引發無數國人痛惜。稍往前看,今年以來,俄、印、韓等國戰機也先後發生嚴重墜機事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