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上將:日對華充滿怨婦般憤恨 永是侏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3 10:06:24


 
  (五)

  甲午戰爭發生在五四運動前,抗日戰爭發生在五四運動後。這兩場戰爭戰場一致,對手一致,但結局迥異。在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的所有戰爭中,抗日戰爭最為慘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反法西斯的戰爭中,中國贏得最為悲壯。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改變。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認為,明治一代人是日本歷史上最有聲有色的一代人。在那之前沒有這樣的人,在那之後也沒有。明治的榮光,至今是日本人掛在嘴邊的榮耀。而在中國,“五四”一代人則是先秦以來最有朝氣、最富生命力、最具品相的一代人。明治一代人和“五四”一代人發生了猛烈碰撞。這是兩個精英集團的碰撞,這種碰撞才有了激情,也才有了世紀意味。甲午戰爭後期,日本人已經沒有了激情。但抗日戰爭就不是這樣。1945年日本投降前一個月,它還一口氣在江西等地攻占了十八座城鎮。它的激情在燃燒,因為它面對的是一個偉大的對手。

  讀一讀《田中奏折》中的那段話:“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野心賁張,口氣如天,倒也不失男子氣概。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有種,小東西有大志向。也只有明治一代人才說得出這樣的話。反觀中國近千年間,就無人敢講這樣的話。然而,到了“五四”一代人,情形大不同。看看毛澤東那個時期的文字,哪一篇不是激情澎湃,揮斥方遒?他的書法更是翻江倒海,呼嘯著從紙上站立起來。千年來,小農經濟是中國的主要社會形態。這種形態決定了中國軍事的防禦性。萬里長城是防禦的極致。中國的英雄,多是在防禦戰爭中產生的。中國古代很少謳歌戰爭。縱是大唐盛世,描寫征戰的詩詞也是凄苦的,哀怨的。有些雖然不失豪放,也擺脫不了悲涼無奈。然而你看看毛澤東的戰爭詩,哪有一點凄慘的音調?最典型的是《七律·長征》。困苦到那種非人的地步了,毛澤東還吟唱:“三軍過後盡開顔。”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六)

  抗日戰爭的侵華日軍,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最強盛,也是野心最張揚的一代。日軍在中國戰場的高級將領岡村寧次、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等高級將領,都參加過奠定日本強國地位的“日俄戰爭”,年齡多在五十開外,正處於成熟和巔峰狀態。與之相比,毛澤東和他的將領們則是小字輩。彭德懷舉行平江起義時30歲。林彪被任命為軍團長時年僅24歲。劉伯承參加南昌起義時35歲。1946年粟裕贏得七戰七捷的蘇中戰役時39歲。然而正是這些人,以前所未有的青春姿態投入抗日戰場,創造了歷史。青春具有無盡的衝擊力。青春具有無比的想象力。林彪到抗大講馬列課,大家都准備記錄,林彪只說了一句話:“資本主義是少數人發財,共產主義是大家發財,講完了。”衆人目瞪口呆。關漢卿說:“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林彪可能讀過關漢卿這句話。他愛吃炒黃豆。他在不斷咀嚼中體驗戰爭的硬度。平型關一戰,正是林彪,改寫了日本陸軍不曾失敗的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