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產業融合發展 建設美麗鄉村
http://www.CRNTT.com   2024-03-01 08:17:54


  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進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確強調“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要夯實生態底色的支撐作用,也要把握產業發展的核心重點,應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的做法經驗,加快提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

  光明日報發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碳中和發展力指數研發團隊負責人孫傳旺文章表示,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示範樣板,“千萬工程”不僅是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的展示窗口,而且是以生態產業化推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踐引領。在“千萬工程”的引領帶動下,近年來中國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成效顯著。2023年,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三品一標”新認證登記綠色、有機和名特優新農產品1.5萬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日益鮮明。

  文章指出,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要避免生搬硬套、搞“一刀切”。“千萬工程”的實踐探索歷經了不同階段,各地的基礎條件和生態環境也存在差異性,因此需要結合地方實際找准振興發展路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處理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關係,在生態產業化方面下足功夫。其中,需重點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優化產品數字賦能。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加強農技專家隊伍建設和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推廣標準化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機械設備,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資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控率。針對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問題,加強農產品產地質量安全控制,引導使用生物防治、有機施肥等手段替代傳統化肥農藥,從源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推動數字賦能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和推廣工作。針對產銷對接障礙導致的綠色農產品生態價值實現問題,鼓勵借助網絡直播、電商平台等數字媒介直觀展示農產品原產地環境,開拓新型銷售模式,助力綠色農產品營銷推介。

  二是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圍繞鄉村綠色生態產業體系進行優化布局。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環衛基礎設施,持續提升環境污染治理水平,夯實生態產業化的綠色基礎;堅持道路交通設施的科學規劃,圍繞自然山水、農田地域、產業布局進行統籌部署,構建鄉村旅遊路、田間路和產業路等多元化、一體化的交通體系;加快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通信網絡水平,助推數字賦能生態產業振興。在能源轉型方面,注重能源效率提高和結構升級。加速推進能源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相關產業利用能源、水源的便捷度和經濟性,提升支撐生態產業化的保障能力;積極引進和推廣綠色節能技術設備,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控制化石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創新能源開發模式,鼓勵家庭、合作社等參與分布式光伏、光熱項目的建設與運營,推動光伏、光熱產業與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等產業互補融合,打造生態復合工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三是培育壯大生態服務業,強化財政金融保障。厚植鄉村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特色農業等資源優勢,形成鄉村生態服務業的發展合力,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加快開發培育生態農場、休閑民宿、旅遊度假等新業態,以特色旅遊帶動服務經濟發展,推動鄉村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結合鄉村生態特色和文化傳統,發展鄉村特色體育產業,積極開展農村運動會、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等體育活動,打造鄉村體育新IP。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改革創新對於生態服務業的支撐作用。完善綠色發展財政獎補和專項激勵機制,鼓勵推廣“生態治理基金+生態保護補償”等模式,為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產業品牌培育提供持續投入和有效引導。拓展生態服務業綠色投融資渠道,鼓勵創新種植業固碳增匯、生態旅遊發展等方面的綠色金融產品。例如,因地制宜依托“藍碳”“綠碳”等生態價值產品未來收益權,解決生態產品難估值、難抵押、難交易的棘手問題;推出“鄉村旅遊貸”等特色金融產品,為生態文旅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推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賦能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