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全鏈條提升食用菌產業競爭力
http://www.CRNTT.com   2023-12-03 08:29:02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並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同時提出培育壯大食用菌產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通過生物科技實現“向微生物要蛋白”將成為蛋白替代策略中技術最可行、前景最廣闊的路徑選擇。
  
  食用菌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等特徵,特別是食用菌的生長不依賴土壤,更多利用耕地之外的土地作為其生產活動場所,這對有效緩解我國耕地資源供需矛盾意義重大。食用菌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食用菌(幹品)蛋白質含量可達19%至42%,與豬牛羊肉等畜禽產品相當。食用菌蛋白質發展潛力巨大,在農業、化工、醫藥、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皆有應用。據估算,若將每年四分之一的秸秆和林木生物質資源用於生產食用菌,可獲取蛋白質約3150萬噸,相當於6億畝農田種植大豆所生產的蛋白質。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消費大國,2021年食用菌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但還不是食用菌強國。受氣候變化、市場波動、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食用菌產業在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產業布局有待優化、標準體系尚不健全、精深加工能力不強、科技人才供給不足等難題,需採取有力措施提升食用菌產業競爭力。
  
  一是做好產業發展規劃,著力培育地方特色品種。在食用菌產業優勢突出的地區,分區、分類建設食用菌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基地,改善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完善生產工藝和生產標準體系,提高食用菌生產標準化、智能化水平和專業化生產供應能力,引導產業發展資源要素向優勢產區聚集。在食用菌產業優勢不足的地區,建議重新規劃主導產業,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立足地方資源禀賦,建設適應區域特徵的菌種培育和供應基地,依托關聯產業發展,培育和推廣一批兼具區域特色與市場優勢的品種。
  
  二是推進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強化品牌建設。將標準化生產作為統一質量、建設品牌的前提,按照“有標提標、無標建標、按標生產”原則推動食用菌生產全過程標準化,同時鼓勵“企業+基地+菇農”等產業發展模式,推進產供銷一體化,實現高產、高效、優質、低耗。支持有條件的生產基地適時加快數字化轉型,對食用菌從產到銷全流程進行數字化管理,通過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做大做強區域公共品牌,培育“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加大線上線下宣傳推廣力度,推動食用菌產業品牌化發展。
  
  三是開發多樣化精深加工技術,開辟產業新賽道。創新集成食用菌藥用原料成分提取、休閑食品加工、安全防腐保鮮等精深加工技術,開發多樣化功能食品、健康食品、休閑食品,以產品創新服務消費升級。開展基礎研究,提升食用菌功效成分在免疫調節、抗腫瘤、改善腸道菌群、健康養生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與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衍生產品應用領域,開發飼料產品及寵物保健食品、應用菌絲製作新型生物材料等,推動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
  
  四是健全科技人才服務產業機制,打造科技創新平台。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鼓勵科研機構與食用菌企業交流合作,從政策、資金等方面促進科技成果產品化應用、商業化推廣,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多方發力解決研發經費不足問題。在更多涉農高校設置相關專業,搭建完整的食用菌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同時進一步發揮職業學校基礎作用,培育更多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引導社會力量建立相應的示範平台,整合存量平台資源,在食用菌領域加快形成科技創新平台,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顔廷武(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